《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学政 湖北武穴报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只有振兴产业,“农业强”的基本目标才会落到实处;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进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乡村倾斜聚集,“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五一前夕,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胡国中和记者谈及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话题时信心满满..... 使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显得格外短暂。

4月的龙坪大地,郁郁葱葱,绿意盎然。“道路刷黑了,公厕也建了,环境变美了,白墙黑瓦,绿树成荫,今天的五里村,走出去终于让腰杆子都挺直起来了。”说起现在村里的变化,在村部,面前的村干部这样评价:“党总支书记、主任胡国中不简单,是个干事人。”

五里村位于武穴市东部,因有“五里庙”而得名,该村耕地面积3960亩,辖7个自然垸,157名党员,4个党支部,总人口4260人。过去的五里村,因各种因素导致该村植被破坏严重,进入垸场的一条条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随处可见的旱厕、牛栏乱搭乱建,废旧无人居住的房屋前后杂草丛生,村民柴堆草堆垸场内随意堆放。所有这一切大难题摆在那里,破解之困,路子在何处?“两委”会上,胡书记自信满满,侃侃而谈,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移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们应不等不靠,按照“全民参与、全域整治、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工作思路,发动并鼓励群众盘活宅前屋后闲置土地,利用栅栏、砖石等闲置资源建设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简称“四小园”),用“绣花功夫”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从2015年至2022年4月间,时年46岁的胡国中放弃事业,带着打拼红利从东莞回乡。7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感召下,借力村内国道贯穿全村,将交通便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老百姓生活富裕纳入奋斗目标。采访中,胡国中的脸被晒得黝黑,也多了几分苍老,问他为啥成天跑到环境整治现场,他笑道,一心就想着怎么尽快把村民娱乐场建好,以便帮助大家有玩处,才能开心的发家致富。

事实上,正在建村民娱乐小公园的当地村民纷纷告诉记者:“从2015年上任起,胡国中就带领村民开始硬化水泥路,随后又在水泥路上刷黑。这些年来,村里的柏油路一马平川,村民房前屋后种满蔬菜,四周绿林环绕,好一派幸福祥和的光景。”不瞒记者说,现在整个村一面朝长江,一面朝国道,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连续多年被黄冈、武穴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以及生态宜居示范村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村民还笑说,武穴市水利和湖泊局扶持项目已经“入驻”五里村,为帮助村里完成村容村貌整治,村里再次脱胎换骨,将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变成宽阔的公路,脏乱臭的旱厕变成卫生公厕,破旧的房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栋楼房,五里村完成了华丽蜕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村民夸胡书记是大好人。不仅在政策上受到照顾,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等问题都得到满意的解决,据村民介绍,现在种地,不用脱鞋子,穿雨鞋,家门口的蔬菜种类繁多,在保证自供的情况下,多余的送到城里,每年增收3000余元。

“七年来,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支持,使得村里有了很好的发展,下一步,我们村将以产业振兴为起点,以“四小园”建设为抓手,继续做好党建引领、清廉村居、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做好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村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胡国中自信地说。

老俩口评说:“国中这伢儿,我服他两条:一个倔劲儿、一个傻劲儿。做事就认一个理儿,不成功不罢休;做人只抽一根筋儿,认准的事儿,一年做一件从不失言。要说这些年乡村建设做到这份上,了不得!下一步,解决产业振兴,可对于我们老百姓,对于五里村,受益了、大家共同富裕了.......”在平常的日子里,胡国中经常深入到老百姓家中,倾听群众的的意见和建议。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胡书记为人朴实厚道,去年以全票再次当选新一届班子领头人,从这一点,我老俩口不得不佩服他。然而,听到老俩口一番肯定,联想起那些陈年往事情他感慨万千:“乡亲们对村里的支持,那份情、那种信任,时常在脑海里跳跃,盛情难却、真情难忘啊!”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为深入了解胡国中,记者当即来到村部旁边的五里小学,据校长胡庆明介绍:“胡书记尊师重教有目共睹,从校园环境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办学细节到教师待遇,村里经常送来的温暖感动着全校师生。”

走进校园,胡校长翘指点赞胡国中上任后,校园里修葺一新的花园,让人徜徉流连;步入幼儿园,令人心旷神怡;教学楼内外墙装修打造,校园内外凝聚着村两委和胡书记的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说起胡书记得好,四妥和媳妇最有发言权。”多年来,胡书记牵挂的就是全村家家户户有产业,人人有班上,老少有事做。如今,面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胡书记一边担心村民产业发展,一边日夜走村串户查防控。当记者提起乡村振兴话题时, 胡国中激动了。恕我直言:“当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人品最重要,人品是党性的具体表现;再就是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为抓手,努力营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环境,产业活了、环境美了,村民口袋鼓了,村集体经济强了,全村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高了,这就是我胡某人想要的”。

这普通的一席话,道出了老百姓的感恩之情。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采访进入尾声,“五里村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我胡国中心不踏实,对不起老百姓的信任。”为了这句诺言,胡国中把毕生都交给了五里村,交给了全村父老乡亲。

记者观察:前七年,胡国中设身处地为美丽乡村振兴着想,这一届,他盘算的将如何谋划产业振兴?一张现代化产业振兴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开。面对镜头,胡书记皱着眉头,掰着指头向记者分析村里的实际情况,一项项算着在自我造血功能上下功夫,通过大棚蔬菜栽培,沿路土菜馆产业以及养花种菜每年就有可观的收入。作为村里领头人,为村民产业振兴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