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离不开人间烟火
禹琴/黑龙江
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好评如潮,根本原因在于它源于生活,剧中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一代人的身边事。淳厚质朴的老夫妻,周父,一个老工人那种为国担当,献身大三线十万大山的情怀;周母勤俭持家,和睦邻里,疼惜儿女的慈母形象深入人心;秉义身为长子,那种少年励志,走政途不失本分,呕心沥血为民生,和在高官女婿与平民家庭夹缝中的尴尬与斡旋;周荣文学青年追求浪漫,为爱只身离家赴万里穷山,对心中偶像义无反顾的陪伴;秉昆,一个周家三子中最平凡,最具有戏剧化人生的人。爱上了一个带着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的郑娟,还有一个盲眼弟弟。照顾昏迷瘫痪的母亲,还有姐姐的女儿,身边是一帮同病相怜的好哥们。生活的起起落落是一个时代人们生活真实写照;郑娟,一个苦命的弃婴,那样贫困的家庭背景,又遭人凌辱,具有倔强和善良的双重人格。在周家任劳任怨,用行动得到了一家人的认可。看了电视剧,又读了原版小说,作品为什么能够引起共鸣,就是它源于生活,有着浓浓的烟火气。
本人认为,诗歌也是一样,不是空泛的罗列一些华丽的辞藻,故作高深,有意做作,实则卖弄。诗歌是语言的高度凝炼浓缩,有别于小说和散文,必须做到用词精准重点突出,别弄得花里胡哨,让人读来不知所以然。好的诗歌要写山有势,写水有声,写人有骨。让人读来身在其间,又有所超然。学习古代那些仙圣的作品,他们可能是文言文、八股文时代的文化人,可唯独那些诗,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上口,了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贴近生活,引人入胜,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生涩,不拗口。满是人间烟火气。
作者简介 :高禹琴,黑龙江五常人,新西兰诗画摄影社会员,诗心斋微诗社成员。作品散见澳大利亚新西兰综合之《澳纽网》专栏,《华人头条》,新西兰《先驱报》美国新报等。
国内曾在《散文诗刊》《三江文学》《芳菲文艺》《当代诗歌瞭望》《诗评专栏》 网易,头条,新浪.搜狐等平台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