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殿秋-联大全会对“五常一票否决”设限*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上海)
当地时间4月26日,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未经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决议。该决议由列支敦士登在本月中旬提交,旨在对安理会五常的“一票否决权”进行限制。决议要求,每当安理会五常中的一国或多国使用“一票否决”时,联合国大会主席就可以召集 193个成员国召开会议,就否决权的使用情况进行辩论,而使用“一票否决”的国家就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发起联合提案的80多个国家认为,这样的举措要求五常在使用“一票否决”时承担更多责任,实际上等于变相限制了五常的权力,将权力交给了联合国大会。虽说该决议不能取消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甚至也不能阻止五常拒绝对否决票作出任何解释,但仍将对联合国这个组织产生史无前例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此决议,五常的反映是:美英法支持,俄国警告,中国理解并观察利弊。

综合新华社和众多国际媒体消息。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其中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

联合国成立时,根据《联合国宪章》,中美苏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拥有否决权。否决权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少数否决多数”的特权,即在推动某一项立法或决议时,即便其他国家都赞成,但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这个决议也要停止。
联合国宪章之所以赋予常任理事国这个特权,是考虑到常任理事国是对全球和地区拥有特殊影响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方面负有更大责任,需要更大权力,而且在有关世界重大事件中,也需要大国之间取得一致。

几十年来有不少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动了改革联合国的念头,但从 1979 年开始,所有改革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纷争阻碍了对安理会的变动。迄今为止,改革安理会的讨论和辩论已经进行了40多年,直到这份决议获得通过之前,西方的改革计划没有获得任何成果。

由于目前的东欧冲突,西方国家普遍产生了“不安”的心理,因此混乱的国际形势造就了此份决议的诞生,其针对性非常明显。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格林菲尔德就认为,俄国在过去二十年中“滥用否决权”的做法非常明显。
按照美国给出的数据,自 1946 年前苏联首次在联合国安理会使用一票否决权以来,俄方使用了 143 次,美国排第二位86次,英国也有30次,使用最少的是中国和法国,只有18次。

而且美方认为自己使用否决权主要是为了帮助以色列,是“正义的”,而俄方则主要是为了瘫痪安理会的行动、阻挠安理会担负保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职责,但这种说辞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列支敦士登大使克里斯蒂安-韦纳韦瑟表示,该提案“不针对任何人”。但是,明眼人都认为,西方国家倾巢出动,主要是冲着俄方来的。

不久前,俄方在涉乌决议上使用了一票否决权,招致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不满,美国甚至还要求解散安理会或者开除俄方。然而俄方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美国的要求也被否决,陷入“死循环”,因此美国才会支持此决议,不惜自我伤害,也要限制五常的否决权。
目前,安理会的构成除了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中、美、俄、英、法这五常外,同时还设有十个理事国,任期两年,无否决权。在获得通过前,这份决议已经获得了美国、英国、法国这“三常”的支持,同时一直觊觎五常之位的日本、德国也是该决议的联合提案国。

另外两个常任理事国中俄并不支持此份决议,中俄当然有自己的理由。因为联合国五常的位子与其说是获得的,不如说是亲手打下来的。如今的五常都是二战战胜国,为世界反法西斯作战做出巨大贡献,也是由当时的世界格局决定的,五常的构架是多边世界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影响了当今的世界秩序,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其说是对五常开刀,不如说是为了限制中俄的权利,好为西方世界带来更大的利益。

而美国之所以拿五常开刀,不惜“自废武功”,是因为美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美国不但要在联合国限制五常的权力,同时还打算新建“朋友圈”了。
当地时间25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警告,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正试图使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贬值”,美国要求整个世界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目的将联合国这一多边主义的最大工具抛弃,重新建立一个联合国替代品。然而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恐怕用不了多久西方国家又要走上盲目抱团的道路。一战时已经有了“国联”的前车之鉴,西方还想重蹈覆辙,未免太愚蠢了。

4月2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参赞蒋华表示,列支敦士登等国在“加强联合国系统”议程项目下提交决议,表示“旨在让联大能够按照《联合国宪章》授权,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发挥作用,为有效的多边主义作贡献”。
基于对联合国大会作用的一贯立场,我们能够理解并认同这项决议的出发点。我们一直积极推动安理会改进工作方法,增强透明度,扩大安理会成员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参与。
蒋华说,对于常任理事国意见不一致,导致安理会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不能采取行动的情况,我们赞成会员国在联合国大会平台上进行讨论。“联合一致共策和平”机制提供了就此举行联大紧急特别会议的安排。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安排可以让会员国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
她说,同时,在安理会实际工作中,安理会不能采取行动的具体情形多种多样。本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赋予联大新的授权,意味着建立一种自动触发联大召开会议的机制,这在实践中很可能引发程序上的困惑和混淆。目前难以确定这样的安排能否达到决议的预期目的。

笔者认为,当地时间26日,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未经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决议。该决议由列支敦士登在本月中旬提交,旨在对安理会五常的“一票否决权”进行限制。中方基于对联合国大会作用的一贯立场,我们能够理解并认同这项决议的出发点。但对于美国选择当前时机,全力支持该决议,及俄国即时提出警告,应于引起世人的普遍持久关注。至于此决议对安理会五常各国的行事规则变化及利弊,应因事而异,有待进一步观察。特赋《桂殿秋》为评为观。
天下事,
合法干。
安理五常表决看。
如今一否新规限,
利弊联全待细观。
——2022年4月29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