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123章 十丈龙孙绕凤池
王若竹飞快向马路对面冲去。坎家和赶紧拨开人群向她追赶过去。他边跑边喊,“若竹,等等。若竹,你等等。”
坎家福牵过岳母的手说,“妈,若竹可能回家了。您先回书屋去,我过去看看若竹。”
吴巧巧说,“家福啊,若竹这孩子受了刺激,你得好好开解开解她。千万别为这事影响她的复习考试啊。”
“妈,您放心。若竹不会有事的。”
“那我先回去了。”吴巧巧瞅了王阳夫妇一眼,然后径直向馨龙书屋走去。
看热闹的人纷纷散去。王阳走到坎家福跟前说,“想必你就是坎局长。我叫王阳。”
坎家福仔细看了看他肩上的徽章,握住他的手说,“王团长,你好。”
王阳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坎局长,我和爱人永远感谢你,是你和大家养育了若竹这几个孩子。”
刘怡君满脸忧伤地说,“坎局长,好兄弟,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永生难忘。可现在,嫂子求你,求你帮帮忙,让我们和女儿相认,让她心里知道其实我们一直都很爱她的。我求你了!”说完,她双膝跪地。
坎家福赶紧搀扶她起来,“大嫂、大嫂,别这样。”他向着夫妻二人说,“王团长、大嫂,刚才的情形你们也看见了。想让若竹现在与你们相认,这是不可能。孩子的心灵已经起了波澜,如果演变成惊涛骇浪,那可就麻烦了,甚至遗憾终生。你们想亡羊补牢,得慢慢地一步一步来。孩子马上要高考了,这节骨眼上,再不能给她添一点麻烦。”
“好兄弟,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刘怡君焦急地问。
“你们现在已经见到女儿了,不仅知道了她的下落,而且知道她长得婷婷玉立,非常懂事可爱;不仅知道她生活在一个很温馨和谐的家庭,而且知道她在川江一中念书,学习成绩也很好,她马上将参加高考了,说不定就能考个好大学。你们已经知道了女儿这么多信息,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
王阳激动地看了妻子一眼,又看着坎家说,“坎局长,你说的太对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听你的。”
“王团长、大嫂。弥合孩子心灵的创伤,需要时间,当然也需要孩子自身有自愈能力。你们不用急,越急越乱套。依我说,你们现在该干嘛就干嘛去。等孩子高考结束,她情绪稳定了,人变得更加成熟理性了,再慢慢地、持续地创造相认的条件和气氛,最后也就水到渠成了。”
王阳听了喜笑颜开,“好好好,太好了。”他伸出手握住坎家福手说,“坎局长,太感谢你了。我们一定按你说的话去做,谢谢你,后会有期。”
坎家福告別王阳夫妇,一路小跑到清江花园小区。他远远地见王若竹在小区边上站定,而弟弟坎家和则在她面前不停手舞足蹈,时而一个白鹤亮翅,时而连续几个空翻,时而一个鲤鱼打挺,时而又挥拳踢腿。周边的人一个个拍手叫好,惹得王若竹见了也忍俊不禁。
坎家福走过去微笑着鼓掌说,“家和,你在小区耍把戏,热闹非凡啊。”
坎家和又连续几个倒空翻,随后在王若竹跟前停下。众人热烈鼓掌,王若竹也笑了。
坎家和随即向停车的方向又接连几个空翻,惹得路人高声喝彩。
王若竹见坎家福过来,泪水又不住哗哗流淌,随即她扑到他怀里喊,“福爸爸。”
坎家福搂住她的肩说,“若竹,想哭你就哭吧。”王若竹在他怀里失声恸哭。周围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纷纷围了过来。有认识的人关心地询问,也有人指点议论。
王若竹哭了好一会儿,从坎家福怀里抬起头,用手抹了一把脸。
坎家福掏出手帕,给她揩了揩脸上的泪珠,笑着问,“若竹,你哭好了。”
王若竹看了他一眼说,“福爸爸,人家伤心难过的不得了,你还取笑人家。”
坎家福又呵呵一笑,“若竹,这么多年了,福爸爸从来没见你哭过,今天是头一回。嗯,很动情啊,大家都停住脚步看,心里都好关心你,都想着看能不能帮你哩。”
人群里顿时爆出欢快的笑声。
坎家福牵着她的手说,“若竹,任爷爷和你良爸都来了。走,我们去川江饭店吃饭去。”
坎家福兄弟俩和王若竹走进川江饭店二楼大客厅,见客厅里面的氛围是热闹非凡:坎钰馨姐弟俩、王若松哥妹仨、坎家和和庞玉雪的儿子坎乾、李好和佟芳菲的女儿李雨晨等围在庞友清、曾远卓、任跃进、楚国良的周围,亲昵地叫喊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李好和佟芳菲在坎家福的撮合下,两人在三年前结婚,现他俩的女儿小雨晨已满二岁。大圆桌上摆满美味佳肴,一屋子的欢笑气氛正等坎家福他们的到来。
“我们把若竹接来了。”坎家福高兴地说。
王若竹定神一看,跑到楚国良跟前,亲切喊,“良爸。”随后,她将自己的头贴到楚国良右肩上。
楚国良手放在她头上,摸了一下她的秀发。王若竹抬头清纯地朝他微微一笑。楚国良高兴地说,“好啊,我们大女儿长得越来越漂亮了。若竹,来,见过任爷爷。”
王若竹高兴地来到任跃进跟前说,“任爷爷好!”
任跃进呵呵一笑,拉着她的双手说,“好啊!任爷爷一见到你们这几个孩子,精神好,心情也好,神清气爽!来来来,快坐。”
王若竹和玉雪姑姑等打过招呼,然后走到庞友清跟前抱住他脖子说,“爷爷,您为我受苦了。”
庞友清手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呵呵一笑说,“若竹啊,你们这几个孩子这么懂事,学习又这么好,爷爷心里面高兴,一点也不觉得苦。好孩子,我们坐下吃饭。”
大家纷纷入席就座拿起碗筷吃起饭。楚国良吃了两口说,“今天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难得相聚,在座的有三位爷爷辈,连坎乾和李雨晨两位小朋友,共有八位孙子辈。我提议,除两位小朋友外,每一位孙子辈说出一首祝福爷爷的诗词来,大家说好不好?”大家高兴地点头,高声叫好。
坎钰龙立刻站起身来,向在庞友清、外公和任跃进说,“我背一首宋郑板桥的《题竹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大家一听,纷纷拍手叫好。
坎钰龙端起茶杯说,“爸爸、姐姐,我们一起敬庞爷爷、任爷爷和外公,祝爷爷身体健康,福寿如松柏长青。”
坎家福和坎钰馨微笑着端起茶杯站起说,“钰龙,我们敬两位爷爷和外公,祝爷爷和外公身体健康,松柏长青。”三位长者满面春风,端杯畅饮。
曾远卓呵呵一笑,用筷子指着外孙说,“钰龙,这首诗非常贴切。‘十丈龙孙绕凤池’,‘全凭老干来扶持’,我们这几位老家伙受用得很啊!”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王若林笑嘻嘻站起来说,“我背一首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王若梅咯咯大笑说,“若林,庞爷爷和奶奶刚满六十五岁,曾爷爷退休才两三年,任爷爷还不到六十岁呀。我觉得臧克家先生的《老黄牛》更贴切:‘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爷爷和奶奶本来都可以安享晚年,可他们像老黄牛一样,仍不辞辛苦,老当益壮。爷爷,我们敬你们。”
楚国良热情鼓掌,然后端起酒杯说,“来,若梅、若林、若松、若竹,我们一起敬爷爷。”三位长者微笑端起茶杯,高兴地啜饮一口。
坎钰龙说,“‘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我爷爷才真像‘老黄牛’。爸爸,要是我爷爷今天在这里,他一定也很高兴。”
坎家福微笑着说,“钰龙,等你和姐姐中考完了,爸爸带你们到乡村旅游,那时就能再见到爷爷了。”
坎钰龙说,“我们还要到地里帮爷爷撸谷子、栽秧。”
“我们也要去。”王若林急切地说。
佟芳菲高兴地说,“钰龙,到时把雨晨妹妹也带上,也好让她体验体验农家生活。”
小雨晨笑嘻嘻说,“妈妈,我喜欢。”
王若竹望着几位老人说,“良爸,我想起一副对联,觉得很适合爷爷。上联是‘大德必寿’,下联是‘美意延年’。意思是说,有高尚品德的人一定会得到长寿,心情愉快就能延年益寿。”大家一听,热烈地鼓掌起来。
楚国良高兴地说,“说的好!若竹,我们一起敬爷爷。”两人端起茶杯向老人敬酒,三位长者微笑端起茶杯,高兴地饮一口。
坎钰馨放下碗筷,站起身说,“我背一首白居易的《不与老为期》:‘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曾远卓听了高兴地说,“好一首《不与老为期》!人人都会老,不与老为期不行啊。老年人,最重要的是无百忧、要三乐,养神、养心、养气、养德,少有不安的时候,没有一件惭愧的事。这也是做老人的最高境界。”大家一听,热烈鼓掌。
王若松问,“钰馨,‘三乐’是指哪三乐呀?”
坎钰馨说,“《孟子.尽心》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小雨晨说,“妈妈,我也要背诗。”
大家一起高兴看着她。小雨晨张开小嘴巴,“《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任跃进哈哈大笑说,“好好好,今天这顿饭吃得真痛快。这几个孩子不仅书读得好,也很懂得我们的心,真痛快。”
李好高兴地说,“任董说的是啊。这是我见过的最温馨、最真诚、最有情的午餐,它远远超出了吃饭的意义。也看得出,这是一个多么有情爱,多么和谐,多么幸福,又多么充满希望的大家庭。芳菲、雨晨,我们一起敬大家。”
佟芳菲让女儿端着茶杯,和李好一起起身。李好向大家举了举杯,然后一饮而尽。众人也端起杯子响应。随后,众人坐下。大家高兴吃着、喝着、聊着,整个餐厅里热情高涨。
川江县教育基金成立仪式,经过精心筹备,在川江人民广场隆重举行。县“四大家”领导,全市各乡镇场办事处、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县各高、初级中学、小学、公办幼儿园的校主要领导、乡镇场办事处各学区助理及全县部分优秀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基金会成立仪式,由县长周春华主持。仪式事项主要包括奏国歌;任跃进向教育基金捐赠票牌;县政府向任跃进颁授“人民企业家”牌匾;通报《县委、县政府关于表彰优秀教师的决定》及颁奖;任跃进讲话;县委书记李育森讲话;师生自编自导的文艺演出等。整个仪式同步在川江电视台现场直播。
清江花园小区庞友清家,曾远卓与庞友清坐在沙发上边聊天边看电视。客厅电视机里,正现场转播“川江教育基金成立大会”实况,正在播放两位身穿红色套裙的女孩,双手端起“捐赠人民币5000万元整”面值红牌,走上主席台。
曾远卓扶了扶眼镜看着电视说,“好家伙!任董捐款5000万啊!振奋人心,振奋人心啊。”他高兴得一时间手舞足蹈。
庞友清也激动地说,“任董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真乃性情中人啊!”
“川江教育将迎来发展繁荣的黄金时段;家福真是福将啊!哈哈哈。”
两人边看现场直播边闲聊。到文艺表演环节,小学生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清脆嘹亮的歌声,不仅深深调动全场观众的情感,而且深深打动和感染了两位老人;节目最后大合唱《歌唱祖国》,全场起立随着舞台音乐一起拍手歌唱,把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歌声雄浑高亢嘹亮,在会场久久地荡漾、荡漾,也在两位老人心中荡漾。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