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迷彩余辉更灿烂
作者:张广超
最爱讲的是当兵的故事,最爱唱的是军旅歌曲,最爱穿的是绿色军装,最爱看的军旅剧。当过兵的就永远是军人,退了伍啥事也不甘落伍,这是退伍军人永远不改变军人本色。
对于我这个从南方农村娃娃来说,能从军是无比光荣的事,特别能在首都那更是自豪。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困难,工作中受到挫折,我就想起这个词“军人”。是的,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豪气和坚毅,不应该有悲观、怨言,只有热血男儿那种“困难面前不低头,任务面前不摇头,强敌面前昂起头,决战决胜站排头”的战斗精神来武装自己,筑梦前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回顾往事,那是在一个冬天的清晨,天还没有亮,妈妈就为我打好了行装,为了祖国需要,告别热恋的故土,带着家人的期盼来到了北京的一座军营。多年春秋日月轮回,以军营为家,将虎口的血和眼角的泪水轻轻抹去,每当思乡时又一次次将令人揪心的家信悄悄揣起。 
军营生活,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枯燥单调周而复始,青山深处的山敖几乎与外界隔绝,寂寞的种子时而生根发芽,虽说艰辛但心里却欢悦明亮。因为我懂得,当兵,就注定有牺牲奉献,坚信着钢枪的热度同样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现在,我依旧是一个兵,一个守护着小镇谐和安宁的应急人。应急工作者,也许你对这个职业有些陌生,也许你觉得它遥远,仿佛山那边的炊烟隔着邈杳的距离。不,我要告诉你:这些都不对,它其实时刻在你我身边,在那些欢庆焰火绚烂的色彩中,在摩天大楼直插云霄的脚手架上,在川流不息的滚滚车轮和幼儿园孩子们天真的笑脸里……。
我就是那平凡中路旁随处可见的树,一个最不起眼的应急人。我个头不高,却浑身充满着睿智,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应急工作第一线,用责任和担当,执着和坚毅,守护着这个一方平安。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光鲜的容貌,也没有显赫的身家,时常对自己说:“我就是平凡中路旁随处可见的树,一个“老黄牛”的应急人”。
就是这样一个“老黄牛”的应急工作者,在多年超负荷没有规律的应急工作里,慢慢显得有些削瘦。特别在建国70周年安保期间带病坚持工作日夜奋战在应急工作的第一线,时常把辖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保障工作坚守完成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深夜回家,或是直接住在单位。应急监管不是无情执法,而是有情服务,这是我奉信的理念,用温心服务企业,把安全之花开满在这热土上。 
多年来,我始终善做应急监管的“献策员”。因为我清楚安全监管是基础,是关键,必须要有灵活的机制,才能提升基层应急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多年来,我始终勇做忠实履职的冲峰员,在应急路上的每一天,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筑固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他们说,我待人谦和,为人公正,心思细腻,善于观察事物。是的,对于严肃却不失关爱我无论从工作或生活上朝更高的目标奋进。特别在包村工作中平时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大,在做好科室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时间下村入户,积极与村里沟通,帮助村子发展,真正体现那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是一个好党员的标准”。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应急人,不知牺牲了多少了惬意的节日和星期天,面对着家人的委屈和抱怨,是什么让我爆发了如此大的能量源泉?或许,用我工作中的一段话最能诠释—“安全生产是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经年累月从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吃苦耐劳的品格,更需要乐于奉献的精神。”把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百姓,书写所有应急人共同的写照和心声。
“品格”和“奉献”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付之于真实的行动,我的应急路不是高悬的太阳或笔下散发着油墨气的字眼,而是在平凡岗位上长年累月坚守的不平凡,是一颗颗汗水、一行行脚印和祝福平安心愿。这样应急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汇成了整条河的壮丽,他们都在用天使般隐形的翅膀,守护着我们向往的平安。
今天,生活中有些事物,拥有时似乎随手可得,毫不费力,比如阳光、空气,可一旦失去,才明白它们的重要。应急工作正是如此,它静默地守护,你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宛如空气中缓缓流动的风。它是一双坚定有力的手,替你我搬开前进时的荆棘,同时又小心呵护,避免那些可能的意外让你我遭受的伤害。在繁华都市,在祥和镇村,在施工工地,在企业工厂,在商铺店面......有着我的身影。
披着日月星光,浴着天地晨露,在应急的路上,不安全的隐患时时产生,虽然这是看不见硝烟战场,却是作为一个应急工作的战场。时光如古木参天,摇曳着无数枚叶片,看那一张张日历,在春夏秋冬中飘散,风霜雪雨挡不住执着的身躯,严寒酷暑奈何不了坚毅的脚步,究竟迎来过多少日光月色,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
滴滴汗水,把重于泰山的职责扛起,满天夕阳里用岁月的车轮辗去应急路上的平凡,只为安宁美好的明天。正如韦唯的这首《爱的奉献》所唱那样”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舍小家顾大家,一人辛苦,万人欢乐,一人寂寞,普天同庆”军旅真实的写真,今天的我,同样以军人的姿态奔行在应急路上,只为让迷彩余辉更灿烂。
当兵的韧劲,并没有因为离开军营而流失,记不清多少个黎明迎着朝霞出发,多少个黄昏踏着晚霞归还,因为心中的军歌仍然嘹亮,兵是什么?兵就是一块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转岗不转志,用我军人的本色铸成一枚默默闪光的螺丝钉。

作者简介:张广超,四川自贡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北京文学》《上海文学》《解放军报》等刊物,荣获2021年中国诗歌学会优秀学员,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