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香椿芽
作者/侯文君
香椿芽是香椿树上长出的蔬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春天最早美味鲜菜,也是传统的佳肴,老少皆宜,深受食客和民众欢迎。
香椿树不择区域和地块,在我国有着普遍的生存。幼小的树苗可形成灌木,丛丛拥拥,密密匝匝,此时的它枝头呼呼地往上窜,一年就能长出大半米。一俟成株,即可分离栽培,需要在“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八一单”的九里开始移植,最迟不能超出“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外头吃”,否则发出的椿芽就不香味浓郁,色泽也不红艳,色味要比九里栽植的要差得远。这跟蓖麻子倒有一比,悖逆节气的栽培,它总是光长青棵而不结麻子。
而且它需要年年锛椿芽,多达至两三茬。椿树不锛芽,年经日久,则会开花,结出的果实叫香灵子,香灵子落地也能萌芽长树,它还是治疗糖尿病的灵丹妙药。假如树干生长不旺,甚至可以锯掉大部分枝干,来年定会发出又粗又旺的树岔,就是随意刨地,无意中截断哪怕是细小的树根,也会发出越来越多的幼苗。这跟别的树种完全不同,它有着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而又前仆后继。而且椿树树龄极高,古来就有如《庄子》所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晏殊《椿》也说:“峨峨楚南树,杳杳含风韵。何用八千秋,腾凌诧朝菌。”说明此树是长寿树,其木材更是珍贵,香灵木是深受欢迎的故人寿材。
这还不说,最奇妙的是它的嫩芽才是令人喜爱的天生尤物,它是春天最早的树芽之一,没等柳芽、杨叶、榆叶的抽芽萌发,它早就在光秃秃的树枝头上绽放出老婆纂似的幼芽雏形了。桃杏花盛开之时,它那鹅黄嫩绿艳红的叶芽就匆匆忙忙地向人们招手了,欣欣然,喜洋洋。“雨前香椿嫩如丝”,淅淅沥沥的春雨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啊,倏尔之间,那簇簇油润的小芽就次第绽放了,原先光秃秃、灰溜溜地丑小鸭就变得红艳艳,嫩油油,香喷喷了,就是活脱脱的小公主了,人们见了,就不知不觉地醉了。那可是街衢巷闾灵动的早春精灵,和煦轻风中的它在对人探头探脑呢。
谚云:“谷雨锛椿芽。”此时香椿芽长到一拃多长,肥胖胖的叶梗,红艳艳的嫩叶,油腻腻的光泽,不由得人不对它馋涎欲滴,就有了生吞人参果的欲望奢求。村人无论刮风下雨,就会男女出动,提篮背斗,拿杆携袋,钻进山坡,攀上墙堰,走到地边,爬登屋墙,争先恐后地采摘椿芽了。椿树个高的,只用手够不着椿芽,需用长杆把它勾拽下来,结果都是满载而归。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云:“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这也正是采撷椿芽和品味茗茶意境的真实写照,眼见椿芽的爱怜要比品茗还要韵味十足呢。这是多么得令人神清气爽。
香椿芽有多种吃,而且各具其妙。一是凉拌嫩芽。水洗干净,或用温水泡十多分钟,或再用热水焯烫酱油凉拌,或凉拌豆腐、木耳(也需要热水焯烫),就能食用,简便易行。二是香椿芽炒鸡蛋,也可煎成椿芽饼子。三是油炸椿芽鱼儿。它先要调好面糊,再将焯了的香椿撒上盐粉,在面糊中蘸匀,放在油锅里炸。四是腌椿芽咸菜。就是把干净的椿芽按比例撒上食盐腌制,既能耐久,又能口味独特。就是入伏的凉面加上椿芽也是别具风味,直至深秋都能吃到,更别说还有香椿杆子泡水浸腌鲜辣菜疙瘩,那是又香又脆又红又别致的引人馋涎欲滴了。无论怎么吃,它都不失是味好菜,都鲜美清口,都鲜爽清隽、都沁人心脾,都有独特的香气,让人回味无穷。它别无他图,粉身碎骨浑不怕,但留余香在人间,这才是它的终极的崇高目标。
香椿芽是家乡众多树木中能供人享用的少数叶芽儿,还有的就是榆树叶、杨柳叶,虽都口味奇特,但口味绝对远逊于椿芽。现在多地已经开始大棚养植椿芽,这就比纯粹的野生赶超了节气,使它四季常有,人们也能提早吃嫌,百吃不厌了。我相信,香椿芽不仅传承了我们生活中味美的食材传统,香椿树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景观,香椿文化也开创了一门发家致富的产业,它为乡村振兴的发展绘景添彩是它的使命。

侯文君 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文学作品《鲁阳杂俎》系列百多万字,多有发表和奖赛获奖,另有周易和民俗作品多多。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