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07
杨再春
杨再春,字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人,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在出版社任职期间,编著并出版书法类书籍40余本,总发行量超过1500万册,其中代表作《行草章法》经过多次再版和印刷,发行量达300多万册。1990年开始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中国书法系列讲座》,并担任艺术总监,被誉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他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美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

读中书协创始人杨再春先生
- -兼读《中书协创始人,杨再春行书,这书法水平,是入门还是一流?》有感
一
昔日曾经草创中书协,1继而又在央视办讲座。2
一时声名鹊起无不知,相互竟学赏鉴赞誉多。
他曾师承郑黄启元白,3研习汉隶魏碑永不辍。
还有晋唐各大名家帖,传统功力深厚成果硕。
注:1.指在1976年的时候,杨再春与刘炳森、范曾、苏士澍等人在北京共同创建了“北京书学研究会”,4年之后,他们又在研究会的基础上草创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2.指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杨再春老师在央视主讲《中国书法系列讲座》,滚动播出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3.郑黄指郑诵先、黄高汉。

二
时代不同书艺有发展,声音不同又出新评判。1
是否入门是否为一流,?广大网友心中有己见。
有褒有贬圈里属正常,2审美欣赏不会都一般。3
即使书圣羲之仍在世,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欢。
注:1.主要是广大网友对杨再春的书法水平存在一些争议。喜欢他的网友说:“杨再春老师的书法功力深厚,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书法大家当之无愧。”当然了,也有一些不喜欢的朋友说:“杨老师的硬笔字还可以,软笔书法还差一点,特别是行书,缺少一定的韵味。”
2.圈里指书法圈里。
3.审美欣赏指审美标准与欣赏能力。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