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蓟运河
文/刘瑞成
诵/馨园小主
“入望总弥漫,烟波互激湍。芦苇丛中产,鱼虾上客餐。众流渲泻地,休做望洋观。”这首诗写的是天津市宁河区境内的蓟运河。青少年时期,我曾在蓟运河畔的芦台学习生活了几年,蓟运河的涛声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剪不断,理还乱,虽然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至今回想起来,却仍有一种打折骨头连着筋的感觉。芦台,真可谓是我的第二故乡啊!
“万灶沿河而居,千帆顺水逐波。”蓟运河源自燕山山脉的卢尔岭,连南北、衢东西,流经遵化、蓟州、宝坻、宁河、汉沽、走北塘 入渤海,长约三百多公里。它与宁河境内的另一条大河——潮白河,有着同样的辉煌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与传说。历史上蓟运河曾经是华北一带重要的水陆运输的要冲,北方的黄金水道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蓟水汹涌,势不可挡。蓟运河 水深浪急、地形复杂,弯多岔多,河、海两水,潮汐相交处,因为受阻形成急流漩涡,素有“百慕大”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东流蓟运河,滔滔涌素波,回环尽终古,不与世消磨。”早在明朝时期,为了防御日倭海盗的入侵,河两岸就 筑有炮台,起到了威慑倭匪的巨大作用。清咸丰年间,大沽口海战失败后,为了阻止英法联军舰船 顺河北上,守军在河中水域 沉降了铁笼,并用丝缆、铁棍缠绕成尖钩链;又在岸边加筑高五丈的大、小炮台四垒, 终于在抗击英法联军的第二次防御战中,一举击败了来犯之敌,取得了彰显我中华雄威的伟大胜利。
“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中国共产党天津党组织创始人于方舟,就是土生土长的宁河人。他当年曾泛舟蓟运河上,还留下这样珍贵的诗句。在死神面前他毫不畏惧,真正诠释出了典型的蓟运河性格。 漫漫蓟运河,极目数百里。但我认为,只有到了芦台这一段,才可以真正感受到蓟运河的恢弘与伟岸。
初识蓟运河,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记得那是一个初秋的星期天,大暴雨刚刚过去,天色仍然有些阴沉,我心血来潮地借了一辆自行车,打算去北岸的武警部队去探望当兵的同学。不料,滚滚而来的大水打乱了我的计划。过了芦台东大街,不远处就是威猛壮观的大铁桥,紧接着传来了龙吟虎啸般的低吼声。大铁桥下,由西向东奔腾的怒潮一阵紧似一阵地击打着巨型桥墩,四射迸溅的浪花,仿佛向人们倾诉着人间的不平。“思绪万里贯沧海,雷霆奔波独纵横。”
从桥架的侧面向大河里望去,只见那湍急的河水,如一条条白色的链条哗哗啦啦地抖动着,似脱了缰绳的野马群,时而一泻千里,时而又在两岸急速地迂回,浑黄的浪涛在云天中起伏翻滚,巨大的浪头互相推挤着、咆哮着,成群结队地向我扑来。
“小伙子,马上又要下雨了,甭在这看了,多危险哪!”
一位戴红箍的防汛人员劝阻了我。没办法,北岸的道路与河面马上就要持平了,眼前已经是水天一色、一片汪洋了。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这次大水吓退了我,没能多停留一会,这让我非常遗憾。
等到再来到蓟运河,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我驱车行驶在蓟运河北堤的公路上,展现在眼前的是星罗棋布的沼泽和港岔,完全不见了昔日那大江大河的汹涌澎湃景象,仿佛一夜之间,蓟运河由一个强悍威猛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俊俏温柔的小媳妇儿了,自是另一种感受。
这里水脉相连、众水相聚通补,宛如一条缀满珍珠的飘动银河带,引来海鸥、禽鸟逐其翔鸣,让我目不暇接。两岸郁郁葱葱的芦苇,紧紧护卫着九曲十八弯的运河两岸,抗击着狂风暴雨的击打;犬牙交错的万缕根须,为珍禽野鸟等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给水中的生物构筑了休养生息的安乐窝。
“呀?!渔船!”远处看到了一叶飘飘荡荡的小船,我的兴趣陡然而生。打小长在潮白河畔的我,对捕鱼有着天然的内引力,早就听说蓟运河里生长着许多不知名的鱼类,这次正好探个究竟。于是,我连忙停下车,怀着好奇的心理,求教了岸边的一位老渔民。
“大爷您好哇,咋没下河打鱼呢?”
“水少,歇了!”
我坐下来,一边帮他补网一边闲聊起来。老渔民告诉我,芦台人尤爱海鲜,不过最爱的还数蓟运河里的刀鱼了。俗话说:“一刀(刀鱼)二快(快鱼)三港梭(港这里读‘讲’,即盐池)”。刀鱼颀长白净,如同刚刚打磨过的尖刀,银光闪闪,味道极是鲜美,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哦,怪不得当年的芦台街面上,叫卖刀鱼声不绝于耳呢!”我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
“这里有鲫鱼、鲤鱼、黑鱼、鲶鱼、红眼和‘噘嘴鲢子’对了,还有黄钻,那家伙可是个新鲜玩意,尖尖的脑袋,十分的凶猛,一般的也就十来斤,而咱蓟运河的黄钻个头儿最大的能有一百多斤呢……”
提起黄钻,老渔民眼里闪着光芒。
“哇!那现在还有吗?”
一百多斤的黄钻?简直是不可思议。
“有?唉!”
老人指了指远处宽阔的河面,不无遗憾地说:“当年,就是在那个两河交界的深潭里,我父亲曾亲手抓到过超百斤的大黄钻呢!”紧接着,他又神秘地说道:“你不知道,那个旋涡是连着大海的,每到大暴雨来临的时候,大黄钻就会与深潭里的乌龟精浮到水面上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跳舞……后来大水慢慢下去了,就有人开着船往里边投了不少的炸药,逼得老乌龟入了海,大黄钻也不见了……唉!现在呀只能是想想喽……”
此刻,我发现老人的目光明显地黯淡下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故事显得凄美,不免使人有些酸楚。是啊,蓟运河的水现在确实是非常的稀少了,上游的一些地方开始断流。忆起当年那骇人的惊涛巨浪,恨不得蓟运河永远不再发威;如今水少了,又不免怀念起那滚滚的洪流来了。试想,如果大水依旧,相信大黄钻还会再现,乌龟精也会回来跟
它的老朋友把酒言欢了。
水乃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惟愿蓟运河水越来越清、越来越甜,人类的生命之源生生不息,给运河沿岸的百姓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作者简介:刘瑞成:柳一,原籍宝坻。研究生公务员、滨海新区政协文史委员、天津电视台评播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小说、诗歌、散文等多见于《天津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市容报》、《法制日报》、《今晚报》、《青年文学家》、《中华风》、《支部生活》社等报刊杂志;全国短篇小说“佐吉奥”杯特等奖获得者、第三十届“东丽杯”孙犁散文优秀奖获得者、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天津散文学会全国散文大赛获得者、北大荒文学馆(耕读文学)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获得者等多种奖项。出版有诗集《韧柳迎风》、《回首故乡是远方》;散文集《游荡乡愁》、《陌上花开》(合著);长篇小说《潮白水长》、《潮白小八路》、《归来的战俘》、《编外的忠诚》;中篇小说《与老鼠决斗》等多部,其中长篇小说《归来的战俘》由《今晚报》副刊连载。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主播,江山传媒副族长,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全国诵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牡丹苑杯”第八届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