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下午,文友刘凤鑫先生打电话问我有没有时间陪他一起到耀岭河看看。我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耀岭河在哪里?他说,从过风楼沿丹江而下,就可以到耀岭河。我想起来了,去过耀岭河,怎么就忘了呢,看来连续二十几天的居家防疫防傻了。我说,沿着丹江下不去,只能到炭沟大桥。他说,有船,坐船。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坐吴茂鹏的车到过风楼镇政府与镇长、人大主席、村支书等人会合。此时,我才明白,这是耀岭河村要搞旅游开发,得到镇政府大力支持,特邀金丝峡开发功臣之一的刘凤鑫先生去把脉。我有幸成了刘先生的跟班,同时跟班的还有老家就在水沟一带的田书发老师。
从过风楼普峪河顺丹江而下来到龙门村,只见一艘铁皮船早已停在湖边等着我们。显然这不是一艘真正的游船,没有船舱,没有风帆,船上放了几把椅子,椅子上有救生衣。大家穿好救生衣,坐在椅子上,船老板就发动马达,在一片轰鸣声中起航了。这是一次特殊的水上之旅,也是一次难得和难忘之旅。
我坐过长江游轮,去过长江三峡,那种惊险刺激一直留在记忆里。没想到在家乡也能坐船像游三峡一样过把瘾。不过这里没有惊涛骇浪,沿着风平浪静的湖面乘船,有时候忘了我们是逆流还是顺流。铁皮船微微颤抖着在湖面上匀速前进。湖面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小船随山势而走,连绵起伏的大山时而高耸,时而低矮,时而平坦,时而陡峭。大山在移动,树木在移动,太阳在移动,好像只有小船没有动。
穿过炭沟大桥,仿佛进入了峡谷,只见两岸危岩绝壁,怪石嶙峋,古木森森,湖面开始变得曲曲弯弯。田老师说,你们看那个山梁像不像一条龙?龙头插在湖里,正在喝水呢!龙头对面山上住着几户人家,那可是一个风水宝地,看那座别墅家里出了一位大官。田老师接着说,有一年,我们队上准备在龙脖子处炸开一条口子,改道丹江河,能造出几千亩良田。现在想来当初没有费这个劲是对的,就算造出了万亩良田也会被水库淹没。田老师是水沟村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比较了解。
凤鑫先生说,这里就是商南的“小三峡”。郦道元在《三峡》一文开篇写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我看这里也有此番景致。田老师诗兴大发,此时也吟诗一首:滚滚丹江一湖收,今乘游轮画中游。绿水青山风兮兮,蓝天白云鸟啾啾。降龙伏虎滩头在,鱼跃龙门万人求。船移景异悦心目,神话传说满旅途。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耀岭河村。看看时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船老板说从普峪河到耀岭河有28公里,如果乘坐快艇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相信不远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有快艇供游客乘风破浪,静享悠然。
耀岭河村地处丹江河与耀岭河交汇处,自古就有“山青”“洞奇”“石美”之天然景观,唯独缺少“水秀”。奇妙的是,莲花台水库蓄水以后,耀岭河村就貌似成了“桂林山水”。青山绿水、巉岩幽谷、奇石溶洞、葳蕤的林木倒影在平静的湖面,形成了绝美的山水画廊和山魂水韵。我们在耀岭河村支部书记卿吉锋的带领下,乘坐游船全程观赏了难得一见的奇异景观。卿书记说,这里原来就是著名的。“二仙传道”风景区,莲花台水库淹没到这里以后,这里就变成了仙境。
“二仙传道”又名“二仙船道”,商南县二十四景之一。在耀岭河出口处,陡峭山崖封住了河道,一高一低,酷似人形的两座山峰,站立在河道正中。远远望去,在云山雾绕中矗立的孤峰石崖旁边有一方巨石,酷似渡船,传说是赤脚大仙和太上老君曾乘坐此船,在耀岭河中穿梭寻觅仙境,忽闻天穹传讯直奔而去,此船滞留河中而成此景。因此,被后人称为“二仙传道”。古往今来,这山、这水、这石,过往的人们无不称奇,驻足观赏,惊叹天地造化之神奇美妙。有人诗道“一船飞挂大江边,蜃景美幻映眼帘,遥看渔夫。对禅坐,恰是仙翁把道传”。
如今,耀岭河口成了莲花台水库淹没区,随着水位的抬高,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二仙传道”,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诸位神仙都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活灵活现。还有各种酷似动物的奇石,形状各异,栩栩如生,吸引了真动物在山间跳来跳去,特别是那些会“飞檐走壁”的野山羊,脚上像是安装了吸铁石一样在绝壁上行走如飞,看得人心惊肉跳。
神仙居住的地方,是凡人最向往的地方。卿书记说,山里还有几个“神仙洞”,吃过午饭,我再带你们去看看。
中午在耀岭河村部“廉政灶”上吃午饭,排骨汤、锅盔馍、土鸡蛋、香菇、木耳……,这些都是当地特产。卿书记说,来耀岭河旅游,要让旅客们玩好、吃好。特色旅游和特色产业,是我们今后发展方向。村部所在地——尖刀坪,是耀岭河最大的移民新村。湖水已经淹没到村口那棵千年古树下。凤鑫见状掂起相机不停地“咔嚓”,对卿书记说“赶快把这棵古树保护起来,这就是景观、这就是历史,树根全让水淹没了。应想办法在树周围做防水处理,否则,古树很快就会泡死了。”昔日出门就爬坡的蛮荒之地,如今变成了令人羡慕的“江南水上人家”。村背后几百亩地都种上了桃树,“桃花岛”已初具规模,只等春天到来,漫山遍野桃花开,招蜂引蝶客自来。
吃过午饭,卿书记找了一个向导,带上绳索、砍刀、登山鞋和电灯。他要带我们去看“神仙洞”。相传很早以前,赤脚大仙和太上老君乘船云游至此,见此处山狭水窄,船无法前行,且山绿水美,气候温润,风景独特,便择洞而居。人们把二仙居住过的两个山洞叫做“罗汉洞”和“老君洞”。
铁皮船再一次把我们带到了“二仙传道”风景区,在一处非常陡峭的山崖下停了下来。向导说就从这里爬上去,半山上有两个洞,一大一小,都在悬崖绝壁处,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一位小伙子拿着镰刀在前面开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这话不假,我们硬是开辟了一条通往“神仙洞”的奇险之路。“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神仙洞”就在悬崖绝壁上几棵“石生树”下面。要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就要付出别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最让人敬佩的是已经65岁的凤鑫老先生,脚力不减当年。他说,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比起当年开发金丝峡爬过的荆棘,越过的鸿沟,这就是小菜一碟。我说一定要给您留一个影,如果这里开发成功,您又是一大功臣。凤鑫先生说:“我才不敢贪功,功劳是大家的,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吧!”
趴到洞口,着实吓我一跳,洞口大的超出我的想象,黑魆魆的洞口像狮子大张口,吓的我不由自主的往回缩了缩。扔一个石头下去,咕咚咚的声音响了好长时间,这怎么敢下去?向导说,这里确实下不去,那边还有一个“小洞”,比这个容易。但到达小洞口的路需要“飞檐走壁”,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只黑山羊一样。说实话,我怕了,心颤了,腿软了,我不敢去!可我还是心有不甘,人都来了,不去看看岂不后悔余生?既然他们都能过去,我也能。我在心里鼓励自己。好在绝壁上有大大小小的树木,脚可蹬,手可攀。只要脚踏实,手抓牢,心不慌,头不晕,就像野山羊一样蹦蹦跳跳就到“小洞口”。
小洞口其实不小,只是被一个巨大的石头堵住了大半个洞口而已。幸亏向导背了一捆粗绳子,把几个年轻人吊了下去。他们在洞里大呼小叫“太美了!”这次,我真的退却了,下去容易,上来难,没有年轻人的臂力,不敢冒险。
吴茂鹏说,溶洞目前可到达的区域有三千多平方米,未知区域深不可测,需要专业人士深入探究。洞内石钟乳千奇百怪,犹如龙宫宝殿。遗憾的是,部分钟乳石遭到了人为破坏。如果再不保护,我们将失去一个重要而稀缺的旅游资源。
耀岭河村支部书记卿吉锋是一个干实事的好书记。自从他担任书记以来,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水泥路都是在他手上修通的。如今,村里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他要在任期内利用好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借助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同时,我们也强烈呼吁县政府尽快推进“丹江画廊”项目落地,让莲花湖造福一方百姓。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探完“神仙洞”已是下午五点。耀岭河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风景,比如“神仙洞”上面的“大寨”和“小寨”;还有很多人文故事值得探究,比如“尖刀坪”的由来。来日方长,期待下一次再访耀岭河。
图文/姜世福 刘凤鑫
组稿/张婵
编审/张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