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供需矛盾不会停止。
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一再膨胀;消费者维护健康、公正、尊严意识一再增强,两者有点“磕”的气氛。
简言说,疫情停工停课后最牛、最大的赢家,一定是上有关系的蔬菜水果超市,所谓有规模的超市挤兑小超市,形成一家豪横。
一家豪横,无竞争、无对比,自有千万种理由随意调整价格,偷偷乐与飘飘然。
他们的营销攻略,在价格单上留个卖点,几乎后边带个.98,计价到分。
在“关门营业”环境下,客户被动选择。所谓的专人送到位是隔着栅栏,看不到秩序、顺序。他们会说的服务,就是等电话通知。
这个等,是好听。可以是等12小时,也可能从早上6点等到晚上8-9点,或是整天白等,当天订单随后作废。次日早上,不敢睡过头,抢在6点后再次上传订单。
这样订单无效,必须的必。6:00以后上传的订单有效。
6:00整分整秒。显然,客户不是与商家“较劲”,也非“置气”,仅是见证真相。
疫情,挑战了谁。商家不需要理由,丢掉形象,不顾及品牌与品质,肆无忌惮地国难发财。
记者观察到,不满意积怨声在微群中此起彼伏,并见拒绝,估计是在商家下单后通知拒绝,不要了;或是在通知取货时不接电话,硬性拒绝。
解封近在眼前。社区支援的蔬菜包已陆陆续续进入名小区,种类多,价格低。已是对商家的正面、侧面、迂回般的挑战。
商家心里还没数么。
商家与消费者对立硬磕,胜负已然明了,永远是人民群众,永远是买方市场。
通过疫情,让许多人看清了商人面目。疫情后,人们自由自主选择,一家独大势力已去。
后记:消费者决定卖方市场,商家与消费者的对立是最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