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讲营销系列之三
疫情如敌情,如灾情。
面对敌情,看不见敌人,抓不着敌人。如果比喻总攻战,并不是全民冲锋陷阵,相反的是全民坚壁清野,足不出户。如果能做到等齐划一,就是进攻,胜利在前。
疫情又是特大的灾情。一个村庄、一个城镇封路、封门,若大都市万人空巷,生灵遁形,鸦雀无声。
然而,疫狡猾。尽管已有了成功的作法,反复筛查、隔离。嘘矣,仍然防不胜防。
这样的灾情,不同九八年抗洪,那时候主要是解放军、预备役和和重点地区干部群众,沿江河两岸,肩并肩手挽手筑起长城,逼洪水入海,许多地方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井然。
而今灾情,一个停令,全民进入防御阵地。从呼吸开始,接受各种考验。考验百姓耐力,应对应变能力,其中包括以吃为重点的储备意识与实力。同时,也在考验、考核以吃为重点的供应链、供应终端市场的姿态。
供应终端市场比渠道,比理念,比服务、比忠诚,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疫情下,考验市场营销。
时下,多地终端市场并非营销,而是借千载难逢的疫情,不仅商品价格上涨,还不断制造疫情紧张气氛,尤其在“开业不开门”势态下,消费市场处于非对称,消费者处于被动境地,以往建立起来的忠诚与信赖不断降格。商人利益至上,借机至上一再突破,灵魂失去了边界,暴利渐现商人本性与疯狂。
借机暴利暴敛如掠取豪夺,本身脆弱的市场形态和秩序发生扭曲、断裂。与之对应的经营者,利欲熏心,极度膨胀,从人格、人品到周身散发的气息、气味以及他们偏执的语言,越来越丑恶了。
他们借疫情,成为消费秩序的规划者,所谓的早上几点网上订单有效,提前的无效;所谓的送货更是随意,可能上午也可能下午,或晚上八九点。这样,非营销模式。
企业或大或小,店大店小,成败得失在于人。万事万物皆因果。
长春定复往常春。长春的大秩序在恢复常态,选择性的“保供”随之结束,人们对商家的积怨情绪也将平静。庆幸,一切将成为过去,消费者有了多项选择。
货比三家。人们消费日逐理性,也将成为市场优胜劣汰的主导者。构建全国大市场已成呼声。
作者李牧 中国大公新闻总裁
李牧讲营销系列之三,我在华侨新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