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城农村蒸凉皮

天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皆能致人生病。生活细节穿衣吃饭注意调理,心胸放宽,凡事不与人计较,乐观对待一切,就能少生病。天冷时要注意加衣,适当吃一些有营养的属热的饭食,象羊肉,大肉馄饨,羊肉饸饹等。天热温度升高时,要注意减衣,饭食要适当吃一点涼的,象凉面,凉饸饹,凉皮等。凉皮,它是我们农家一种方便实惠的美食,口味纯正,鲜美滑溜,入口喷香,老少喜欢,人见人爱。

凉皮这种美食,从先辈们手里一直传至今天,至于确实年干,无法考证。反正韩城己有文明历史几千年,老祖先在与自然作斗争中,总结出好多美食,其中肯定就有这道饭。韩城经营凉皮的摊点很多,生意也都很火爆。多少人参于这一行,学习实践钻研技术,而生意兴隆,收入增加而脱离了贫困,供儿女们上学,成婚,购车购房,站到了富家行列。每天,那些经营凉皮的店门口都排着长队,那些饭店里也都坐无虚席。有一位老熟人曾经说过,他把韩城那些凉皮店都吃遍了,手艺好,技术高的那凉皮就是不一样,色泽,口感,味道,别具特色,入口爽滑滋润,香气留久铭心。人常说:不怕不识货,但怕货比货。好的凉皮店,是人家辛苦钻研,不断实践,不断改进的结果,早已扎根于韩城民众的心中。

韩城流传一风俗,每逢旧历年春节的正月十六,阳气升发,人们要用凉皮敬神,然后人人食用。从月尽吃饺子,到初一至十五吃荤,天天离不开肉,人们早已吃腻了,換一饨素食凉皮,清爽可口,蒜醋之味酸辣刺鼻,醒脑开窍,头汗微出,不失为一种享受。故而城内街市之卖凉皮者,队伍排出老长,生意红火非常,早早就己卖完。唯有农家凉皮方便,不用怀疑。自已在家摊,那质量是百家百样,即新鲜又合乎家人口味。

如今社会富拉,农村过事有时请大家吃几天,天热时凉皮就是其中一样美食,再炸上几筛子油饼,一大盘一大盘往桌子上一放,那凉皮调上稀油辣子,芥末和蒜泥,味道喷香刺鼻,红油红油,色味俱佳,光滑爽口。再配上喷香的油饼,劲道耐嚼。一个个吃得脸露红光,笑容满面,这时看客的又会端来红豆米汤,每人一碗,让你吃美喝美,主人方觉心里踏实。
咱们这些男人们,大部分在家是由老婆做饭,甚至调好端到你的面前,至于凉皮是怎样做,或需要配什么调料什么菜,历来不关心,一碗吃毕感觉不足性再来第二碗。
这次中午做凉皮,正好当时没病人,我锁了治疗室的门,紧跟着看了个仔细,也不保守,把这内边的技术道道,配料秘方,及这高超的技术,全告诉大家,一絲一毫都不保留。

邻家大妹子和我老婆关系最好,人常说:卖馍不离笼拌,你做什么她帮着干,做下那榆钱,杨槐花蒸菜等,必然会请对方来品尝,喧耀自己的美食,喧耀自己的厨艺。这次她家在灶火上刚蒸毕馍,告知准备蒸凉皮。我老婆马上舀了一碗白面,放入一点食用盐,兌水用筷子不停搅起来,看那面糊有点稠,又兌水搅个不停,她说,要把內边的面疙瘩全部搅散才行。但有的朋友要说,倒是要蒸一回,何不再多舀一碗面。告诉您朋友,不是农家人小气,如今这世道,丰衣足食,不缺那十碗八碗白面。家中的主妇们做了几十年饭,那经验丰富,心中有数,两勺面糊就可以摊一大片凉皮,可以切一碗,加上各种菜,就给碗盖了帽,这美美一尖碗,就能够一个人吃一顿。这一盆靣糊就可以蒸五六片,够老两口和小女,还有大孙子三口吃一顿。
面糊己搅好,端到邻家大妹子门口。她把馍刚蒸熟卸出,如今的人真幸福,看那四五箅子发得泡虚,又白又大的粗条子馍真诱人,張开一张张美丽笑脸,彰显自己营养充足养成的丰盈身材。

鼓风机使劲吹着,火苗向外窜出一尺多高,锅中水煮开了花。老婆把自己那盆面糊放在那位大妹子家门墎上,等她蒸完了再给自己蒸。可大妹子那人最是爽快厚道人,硬是坚持让我们先来,并把她自己那清油碗端到跟前。她把那蒸馍锅盖揭开,大铁箅子上铺着大块蒸布,两角放在笼锅的外边,端起我们那盆面糊,用勺子舀了一勺倒在那笼布上,用勺背将它用巧力向开推。紧接着再舀了一勺,将它推布园整,再把笼盖盖好。我老婆赶紧端起油碗,用刷子给旁边桶上正靣放着的那大铁箅子上刷油。不到五分钟,笼盖揭开了,大妹子她麻哩的提起蒸布外边那两个角,连凉皮快速往擦了油的大铁箅子上一翻,一抖,一张白内泛青,热气腾腾,溢着香气的凉皮,便平躺在大铁箅子上,老婆赶紧又给上面刷了油。连续这样操作了六次,面糊己经用完,正好病人打电话在门口等着,我端着这满满的收获,连跳带扭快速回了家,老婆她留下帮大妹子,她们是和睦邻里的表率。

下午两点,是我们家每天吃午饭的时间,老婆把凉皮全切好,又把那韭菜,香椿,黃瓜絲准备了一大盆,芥末,蒜泥,配有粉碎的核桃仁,花生仁和芝麻的稀油辣子等,全都准备齐全,女儿,大孙子三口,全都准时赶回,这顿凉皮,成了农家美食团园饭。吃的开心,吃的解馋,吃得头上冒汗,吃得胃口大开,醋蒜味冲天。我则因为要给患者看病,象平时一样,把那爱吃的蒜泥拒之口外,表示对患者的尊重。



《作者简介》
高克勤,陕西韩城人,乡村医生,喜欢诗词创作,不顾年时己高,继续提笔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