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名菜“五柳炸蛋”竟与天字码头有关
——“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2022粤澳“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回顾
2022年4月23日,“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2022粤澳“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在花都24小时书店公益读写园举行。
本次活动主办单位为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广东图书馆学会、深圳图书情报学会。总承办单位是广东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深圳图书情报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承办单位为广州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4小时书店、花都读书会。
活动全程在花都读书会线上直播平台进行了直播。
本次读书会由花都读书会负责人江永强老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活动背景和共读的书籍《湾区古港》以及连线嘉宾老师邱少梅。
《湾区古港》去年出版,该书以秦汉以来的时间为经线,以各个历史时期与广州港有关的重要历史、文化事件为纬线,梳理两千年来中外海上贸易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交流成果,是一部反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港在时代变迁中勇于担当的力作。
该书的作者邱少梅老师是中共党员,广东新会人,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获“广东省海员艺术家”称号。出版文学作品《好像有个孩子》《有一个港区叫南沙》《凭栏处》等5部,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文学》《湖南文学》《散文百家》等。
邱少梅老师首先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她指出该书是介绍中国港口和海上对外贸易的一本书,中国港口历史有2000多年,湾区港口是2000多年没有中断的港口,如广州港,另外书中写到的十三行则把海外贸易推上了繁荣的高度。
她接着指出,该书也是一部讲述岭南文化的书。她指出,岭南文化其中一个文化特点就是沙填区(珠江冲积平原),岭南水乡特色明显,人们在河涌撑着小艇,唱着咸水歌,很有特色。第二个文化是粤语文化。她指出粤语保留了比较多的古音。她还分别用普通话和广州话朗读了西周时期的诗句“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凸显了广州话的韵味。为此,她在写该书时有意用了许多粤语的歇后语和地方语言。
邱老师介绍第三个岭南文化就是岭南艺术,如粤秀,香云纱,岭南画派等等,都非常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艺术,所以,她在写作时,用心把这些相关的岭南文化艺术写进书里,希望作出自己的努力,让大家领略。
邱老师还指出该书写了比较多的古港,大家可以把该书也可以作为旅游指南,根据书介绍的古迹,进行游览。
此外,邱老师还强调了自己为了写好该书,充分地把个人的记忆,体验,家族历史,还有个人情感和思考渗透书中,使该书也充分体现文学性。
邱老师指出,该书也写了很多港口的故事。为此,趁着本次活动,她特别介绍了天字码头。原来,天字码头最早由到广州谋生的梅州人李寿相建造。相传,李寿相能建造码头,还跟他做了好事有关系。话说最初大约五百多年前,李寿相刚到广州时,他只是一个普通船工,但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江中有一个黑影在挣扎,于是二话不说就跳进珠江救人,并把人送进自己家休息。不想就起的人是富家公子,第二天该公子送来一千二百两银子。而有了这笔钱,李寿相自己买了船当起了老板,因为生意越做越大,便在永汉南路口建起了码头。这就是最早的天字码头。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是一直流传至今,引导人向善,明白善有善报,也让天字码头的诞生成为一段永恒的佳话。
接着,邱老师介绍了天字码头的名人故事,她指出,林则徐、孙中山、鲁迅等名人均多次通过天字码头进出,书中也生动叙述了上述名人跟天字码头的故事。此外,她重点讲述了天字码头的历史事件“广州起义”。据说,1911年5月3日,天字码头响起了枪声,参与广州起义的七十多名革命军敢死队员被处死在天字码头,随机抛尸珠江。后来,革命军同伴打捞起七十二具烈士遗骸,葬在了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话说广州起义时,许多革命党员被抓后在天字码头处决,后被捞起72人,葬于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此外,邱老师还介绍了广州古港很早就实施海港检疫制度,一些西方国家的船员到广州的港口,要在船上隔离14天不下船,不上岸。后来到了民国,发生过一件英国商船最初拒绝但是最后又不得不接受广州港口的医生检疫的故事。据说,当时该商船认为广州的港口医生检疫水平不行,竟然拒绝医生对他们进行检疫检查。当时的政府部门则巧妙地联合广州的罢工委员会,不给该商船卸货,让他们受困水上。十多天过后,商船上的英国人憋不住,只好乖乖让中国人检疫。
邱老师也指出广州港的检疫工作和水平也保留到现在,目前我们广州的相关防控制度,要要求来到广州南沙港船也不准船员下船,保证了大家的安全,南沙海关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也保持着零感染记录,凸显了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效果。
随后,现场几位读者分别朗读了《湾区古港》的篇章。还共读了天字码头与一道粤菜的故事。
原来,粤菜有一道菜叫五柳炸蛋,而广州人则称呼该菜为“凤山进城”。原来这里蕴含一段与天字码头有关的故事。据说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员开展了一些列行动,策划暗杀清朝官员。当时清廷派新任的将军凤山到广州任职,行程虽然保密,但是还是被革命党人掌握,就在1911年10月25日,凤山带着家眷抵达天字码头,并且上岸,经过仓前路的时候,被革命党人从杂货店楼上扔下三颗炸弹,当即炸死凤山。为此,幽默诙谐的广州人就把五柳炸蛋(谐音五柳炸弹),戏称为“凤山进城”。
该书还写到了油条在广州被称为油炸鬼,就来源于“油炸秦桧”,表达了对奸臣秦桧的憎恶之情。
这些趣事,也让共读的读者现场感受了阅读的乐趣。
最后,主持人推荐大家通过深度阅读《湾区古港》,从而更好地领略逛走历史文化,读懂广州。
本次活动全程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开展,同时邀请了志愿者进行服务,为活动提供了场地布置和直播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