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作品推荐:李华敏老师
主编:姚京平

云汉说书第八集
《秦王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而是经历了四百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此霸业。
春秋五霸的秦穆公,高瞻远瞩广招人才任用贤臣。第一次使秦国由弱小变为强大,在我国西部民族融合起了促进作用。
战国中期的秦孝公,他不满秦国落后的地位,而被中原各国看不起,决心励精图治称雄诸侯。下了求贤令说:“谁能献奇计,使秦国富强,封他高官,赐给他土地”。商鞅受命于秦孝公,用“徒木立信”威名大震,正式推行变法。两次变法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东方六国。一跃成为头等强国,于是迁都咸阳,积极进行东进的战略准备。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王赢政十三岁即位,二十一岁加冠亲政,任用李斯,王翦等人,加紧进行统一战争,首灭韩次灭魏,灭赵灭楚灭燕,齐投降。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秦王嬴政觉得自已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这时李斯说话了:“如今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秦王听了非常高兴,说:“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从此诞生了国君的称谓“皇帝”。秦始皇听从李斯的建议,划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地方由中央任免,结束了诸侯分封政治。
秦国乃至秦朝有一共同特征:暴虐、陪葬、坑杀。春秋的秦穆公虽一世英明,但死后有177人陪葬,不乏 一些良臣。战国时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了已投降的赵国40万降兵。秦始皇焚书坑儒,460多名儒生被坑杀。

秦朝的暴虐无道,不得民心,百姓十分怨恨,最终导致陈胜和吴广的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奋斗了400多年的秦王朝在统一后的15年被刘邦的西汉而取代。
朗诵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