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静的德胜河》
文:金贵妃(陈慧飞)
清晨的雾很重,重得有点儿划不开,似一层厚实的轻纱笼罩着周围的世界,唯身边百十米外的轮廓隐约可见。漫步江边,除了可见被帆船掀起的潮汐和穿梭的航船,暂且只能嗅到远逝的碧波奔向大海的气息。
其实,我清楚地知道对面河岸上的幅员很辽阔。悠远的内河,雄伟的码头,还有周边轰鸣的马达都是那边最美的图腾;但此时此刻我无法看清它的面貌和轮廓,如同现实中被人蒙蔽双眼,若有人此刻在你的身边说:看吧,那里是黑暗的!是惊讶还是相信?

今年的四月,本应是人间最美四月天,却被各种语言裹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前的一切,美好与丑陋的里面,折射出的是人性对它不同的理解。唯有见证才是最好的话语权。于是,我在这条路上一路走下去,希望等到云开日出的时候。

沿着德胜河的环城线向前,迷朦的河面渐渐显露出深蔼的底色。前方,是我不曾涉足的地方。因为兴趣使然,我翩翩前往,放飞的心情,像一只翱翔的海鸥。
这里渐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有软风和着碧波流动的拍子轻扣我心中的乐章。来这片热土多年,第一次走在西江下游的郊陌。河畔公园的栈道、护堤、椰棕树、风景各一的百步林等镶进德胜河的蓝图里,神秘而有诗韵。我徒地想写诗,最后想想: 还是感言吧。

翻阅历史,我感知了这个小镇由容奇和桂洲两个地方合并成“容桂”的里程。容奇为明清时期西江支流边的一个小渔村,以境内容山、奇山两个小山岗得名。而桂洲,也起源于明清时期开村时扶宁岗上长有桂花树而得名。于2000年2月2日两镇合并。
自96年来到这座城市近27年,耳濡目染了这座城市的早期原生态和现在城乡的巨变。那时的“容奇港”坐落在容奇的桥头堡,因外运和内运量骤增,码头容量小,便择了今日所在的小岛建起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顺德港”成为第三大内河港口。从此和“容奇港”一别两宽。

简朴的小渔村不仅生起了更多的民营烟火,还披上了城市华美的盛装。这里除了原有的“容奇大桥”,又新增了“德胜大桥”和“西线大桥”;还有不计其数的高楼大厦。而这万千大厦里就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家。
流淌的西江水悄然地流向珠江,雾霾散去,阳光出来,静静的德胜河拉开了其文明和亮丽的序幕。“西线大桥”的邻岸是在建的“顺德体育馆”,其在建的宏图勾勒出它的气势,与洲岛上的“顺德港”比肩,大写了腾飞的顺德。我身后的“凤凰湾”在蓝天碧云的映托下如雨后春笋,清新脱壳。府邸别墅,庭院深深,花海青黛,蔷薇缱绻,季节芬芳。心生净土,便觉得这里就是最美的人间。

一个城市的发展,当其到了一定的时候,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修身齐家。而我们在济好了自己的小家后,应考虑如何维护好这个容纳我们的大家乃至我们的国家!有人对爱国嗤之以鼻,唯我说那是自私狭隘!
看德胜河安然地携着这里的历史静静地流向远方归于大海,带着每一份热爱它的热情纳入其历史,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民族之河,我心飞扬。
2022.4.23写于世界读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