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是故乡
文 / 胡世健 ( 湖北随州 )

人跟树一样,都有自已的根,这就是故乡。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哪里,说话的口音变了,生活的习惯改了,好像成了外乡人,可是这个根,却很难被撼动。
谁是哪里人,外表上很难看得出,有时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东西,譬如一个眼神,譬如一声惊叫,哪怕只有一点点,却毫不含混地告诉你,他,就是什么地方人。而这一点点举止透出的信息,正是根的 “ 须 ”,枝的 “ 叶 ”。
故乡是人一生无法忘怀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根,定格着人生的底色。尽管我们枝繁叶茂,却总有一种缺失感,一种漂治的自怜。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三大得意事之一。乡音连着乡情,乡党连着亲人,共同的记忆引发情感的激荡。有共鸣,有分享,在激情四射讲述故乡轶事后不再对视不知所谓的目光,而是相知,还有陷入往昔幽幽回忆渐红的眼圈。
故乡用一缕看不到绵长的线始终牵引着我们,乡情的情愫在岁月的沉淀中越积越深,离开得越久越浓,离开得越远越念,于是有令我们动容的游子返乡寻根的真切。人是一棵有感情的树,它有自已的根,更眷恋感念着与根的情意。
乡根就是这样牢固,乡情就是这样神奇,别看它看不到摸不着,却能在右一个人的行为,同时还会感染别的人,因为它植在每个人的心中。你挖不走人的心吧,那也一定撼不动乡根。只有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乡根就永远扎在心底。

老家大张湾
文 / 胡世健 ( 湖北随州 )
我很小的时候,从不敢离开我那个叫大张湾的小村庄,而且更大的可能是,我连那个小村庄也并未真正地走遍。
我在岁月中渐渐大起来,我也开始知道,离开村庄的路,再想回来时一样可以找到 : 村庄之外还有村庄,而在家的那个在我的身后。
离开村庄时,渐行渐远 ;回归村庄时,渐行渐远。“ 离开村庄的路,再想回来时一样可以找到 "是的,没有什么可畏惧的,我们能离开就能够回归,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世界就是一个村庄,这里有他的家,一个在心中拥有无可替代地位的地方。他不敢轻易离开村庄,很怕忽然不记得走回来的路了,小小的孩子有了小小的乡愁。悠悠岁月中他长大了,了解了世界的大,明白了有些迷惘是可以承担的,但多了些许惘帐。那个有家的村庄始终在他的身后,它与他总是越来越远,乡愁扩散开,郁积在胸口,一片惘帐。人生是旅途,可它不是单程,回去的路我们永远记得,行走也会让我们离村庄渐行渐远。
我八岁时在另一个村庄上小学,十三岁到了三十里外的集镇上初中,十六岁时上了高中,十八岁参军,那时候离生我养我的村庄三千多公里——我们行走的一生,是离村庄越走越远的过程。
对于一个孩子,世界上还有什么比 “ 家 ” 在他的心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呢?
村庄之外还有村庄,故乡之外还有故乡……

乡梦不曾休
文 / 胡世健 ( 湖北随州 )
在一个归梦醒来之后,我便再也抑止不住地将我久被尘世羁绊,庸碌疲惫的身心,打点成了行囊,去抵达我失落了很久的原始的根。
故乡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青山、田野、炊烟、村庄,仿佛一幅流转的画卷,构成立体的故乡、诗意的故乡,这片满是自由气息的土地存着 “ 我 ” 失落了很久的原始的根。
是的,“ 当一种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它对我们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大。” 厌倦了城市生活的烦器与庸碌, “ 我 "渴望村庄生活的简单自由。如诗如画的美景带来“ 愉悦 ”的同时,也让“ 我”得已重拾那些遗上人的美好,得到深刻的人生启示,灵魂得到净化。村庄是一个天堂,人间的天堂,置身于此的人都将得到顿悟,高尚起来。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又怎能忘记养育自已的那片土地呢?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乡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把如此美好的地方忘却了,未免大狠心无情了。忘记它,那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记忆应当是空白的吧,所以说忘记故乡既对不起故乡的深情,对自已也无法交待。
“ 我 " 重新走到五十年前上学的石板路,用鼻子用眼晴用所能用的一切感知器官找寻过去的踪迹。坐在教室里,恍如隔世,于是眼剪出现半个世纪前的课堂情景,耳边索绕老师提问自已的声音,“ 我 ” 慢慢站起来,课堂里空无一人,时光机器并没有带 “ 我 " 回到往昔,可 “ 我 " 的思绪被牵动了,牢牢的,继续回想着自已是如何回答伪。
我慢慢站了起来。
课堂里空无一人。
2022.4.23

【作者简介】:胡世健(骆驼草),湖北随州人,西部军旅诗人。从祁连山到天山,守防又到昆仑山,当兵当到天边边。参军一直在祖国西部边防雪域高原。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发表散文诗歌及新闻作品千余篇(首),50多次获省以上报刊文学奖。参军近30年,釆写宣传全军先进典型及个人60多个,被原兰州军区、总政文化部评为优秀宣传干部,荣获新疆军区十大明星作者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