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一面旗帜,她能够引领家庭,集体,甚至社会走向光明,走向和谐!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人。
她有着传统女性的特点,勤劳勇敢,能吃苦耐劳,热心肠好友善。她就是退休工人——花姐。五十多岁,长长的头发,长着一张鹅蛋脸,年轻的时候,她可是一个正宗的美人胚子,说话声音洪亮,嗓门大,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必定是热闹欢笑的场面。走路快如风,做事干脆利落,乐观开朗,与人交谈,总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白沙村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许多腿脚不方便,不适宜出门,在家却又闷得慌,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休闲的场地,打发无聊的时间,也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她就联络白沙村的居民,征集大家的意见,凑钱在白沙村居民楼的旁边建一个休闲的棚子,装了吊扇,各自从家里拿一些闲置桌椅沙发等等,闲暇之余坐一起唠嗑,磕瓜子儿,打打小牌,好不有趣。夏日,山风袭来,凉爽惬意。冬天,四周用棚布围起来,棚内放几个自行购买的取暖器,邻居们各自从家里搬来铁架子与保暖罩,一到下班时候,大伙儿聚拢在这里取暖,其乐融融,欢声笑语融化了冰寒天。
花姐的热情善良、能干,赢来了白沙村邻里的赞誉,大家一致推选她为柿竹园八网格村长。
深获大家信任的花姐暗暗鼓劲,一定要干好这份工作,争取帮助更多的人。花姐从实际出发,考虑白沙村老人家居多,离菜市场太远,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买菜不容易,她让白沙村开棋牌室的张姐兼开兴盛优选,有了这个电子商务平台,为白沙村居民提供了许多便利。问题却也来了,老人家都不会操作,花姐就建了个买菜群,自己先学会如何在兴盛优选买菜,如何付款,如何提菜?整套流程熟练了,她再一个个手把手的教老人们操作,老人对智能手机悟性不高,常常要教许多遍,她不厌其烦的,直到教会为止。
原来跳广场舞的球坪破烂不堪,需重新修整。花姐跟着施工老板,不辞辛劳亲自跑到安仁挑选各种建筑材料,唯恐质量不过关,整个施工建设过程,都能看到她勤勉的身影。球坪顺利竣工,她别出心裁的组织了一场视觉盛宴,整个晚会从场景布置,到节目的安排,她可谓是煞费苦心,晚会的精彩,人们掌声连连。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专门建了一个专供休闲跳舞的娱乐群,叫“夜光杯娱乐活动中心”,还请了专门的老师教大家舞蹈。每天吃完晚饭,只要不下雨的天气,球坪都会响起优美的旋律,一道道靓丽的身影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为柿竹园的夜色增添一道光彩。
逢年过节,花姐便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像个大家庭,节日气氛浓烈,在棚子里展开酒席式的盛宴。花姐带领大家,大清早开始买,洗、切、煮,一系列的活,干得不亦乐乎。男同志负责运柴火,烧火,一上午的忙活,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一字溜摆放在几张拼凑的桌子上,传统的柴火饭香味,在白沙村的山脚下居民楼侧飘至空中,老远能闻到香味,让人垂涏三尺。“远亲不如近邻”,大家相聚一起和睦、开心、凝聚力强,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花姐还有一手绝活,这是别人学不来的——包粽子。今年端午节我有幸目睹了她的好手艺。只见她端坐在棚子边,前面放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颜色不一的脸盆或桶,里面装满了各种不同的粽子配料,有板栗肉粽,有红豆花生肉粽,也有纯红豆花生粽,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旁边桶里装了煮好的粽叶,她把粽绳挂在桌子中间的杆杆上,手法娴熟地把粽子一个个串连包好绑好,经她的手怎么敲打都不会散开,紧扎耐煮。曹阿姨告诉我,花姐连续包了三天粽子,包了6,7百个,别人包不紧,她还不让包,一个人包揽白沙村所有的粽子活。白沙村的邻里配好各自的粽子料,每天排队等候花姐大显身手,从早到晚,她除了吃饭、如厕,就与粽子杠上了。自从有了这个棚子,家长里短,谁家有个什么事情都清楚明白,遇上了困境,花姐第一个冲在前头,帮忙解决问题。她的热情感染了大家,邻里相处和睦,哪家有什么事一呼百应,齐齐上阵。
她的热心,善良,乐于助人,不计辛劳的性格深受家庭的影响,良好的家风让她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家中四姊妹,她排行老二,上有大姐的照顾,父母的疼爱,下有弟弟妹妹的崇敬,从小父母就教她们如何和睦相处,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花姐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爱的种子随着她的成长恵及身边的亲朋好友。去年,邻居胡阿姨不幸在家中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家里当时只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儿子,情况非常危急,花姐立即联系医院的领导,派来救护车进行紧急施救,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老人家一倒下,这个家就基本是无依无靠了,老伴在几年前得了病就扔下了娘儿俩,本指望着儿子养老送终,不曾想,在长沙工作的儿子突发脑血管意外,也瘫痪在床,真是屋漏偏逢漏雨天。胡阿姨这一病倒,瘫痪的儿子没人管,最重要的是ICU每天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仅仅靠胡阿姨退休的二千多块钱,根本没有办法交医院的巨额费用,花姐联合几位栋长及社区人员发动邻里亲友及社区人员捐款,持续奔波了近个把月,筹得9万多块钱,总算解了胡阿姨家的燃眉之急。瘫痪的儿子又怎么办?这是一个后续的难题,花姐每天忙完各项工作及胡阿姨的筹款事宜,还得照料瘫痪在床的病人,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经过花姐与热心肠人士多次上报政府,奔走协调,政府为其安排到白沙村养老院。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总算没了后顾之忧,人间有爱,处处显真情!
愿更多的花姐成为一面旗帜,愿团结友爱,和谐互助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风尚。
简介:阳许萍,笔名尘若,爱好诗词歌赋、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一抒心情,让世界变得更色彩斑斓,每天清晨,推开窗户,诗和远方就在眼前,在有色金属矿报发表多篇散文,在《都市作家》、《作家视野报》、《龙江名家》、《品诗》等媒体平台发表多篇散文及诗歌,现为《都市作家》专栏作家,北湖区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