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树新芽春意浓
余江区第二中学采风有感
作者:邵校
主审:阿紫
总编:玫瑰

四月的春天,阳光和煦温暖,空气中飘散着清新的花香,春天是人们眼里最美的风景,勃发的生机,茵曼的绿意,无不昭示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勃发的季节!走进余江区第二中学(百年名校),感受教育的春天。
一生无限春几何?春去春来几时情,别样的春天,别样的景,对离开校园很久很久的我来说,真有一种久别的亲切,目睹百年名校的区变,从内心发出感慨!多美呀!远眺的眼神被眼前的景致牢牢地收住。
余江区第二中学坐落于千年古镇锦江镇,依傍在风光秀美的信江河畔,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渊源。

进入正大门,一眼望去,宽敞的道路两边香樟林立,绿荫蔽日,走在大道上,淡淡的樟香,扑鼻而至,让人神清气爽,舒适怡人,两侧独具一格的仿古校舍,更让人感受到了幽幽的古韵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正面广场矗立着圣人孔子的大理石塑像,鲜花簇拥的孔子,在阳光下儒风朴朴与日同辉。
孔子塑像的后面是一座高大的现代化多功能教学大楼,纵观余江全区学校,也只有余江区第二中学才有古老与现代交融,校内有山,有景,有历史,自然环境独具,人文环境独有,历史源远流长。

文庙(孔庙)是鹰潭市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悠久,南宋建炎年间,知县汪杞建学宫于县城东育才妨(现余江一中校园内)并修建文庙(孔庙)祭祀孔子,在院中遍植槐树,元末,文庙毁于战火,时任陈友凉平章事的石港王家人王溥出重资重修学宫,建大成殿祭祀至圣先师孔子,大成殿背山面水,大有虎踞龙盘之势,殿前所植槐树已有400多年历史,长得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萌天蔽日与雄伟庄严的大成殿相得益彰,明朝本邑诗人王杰在(孔庙槐荫)诗中写道,精孕虚星得地深,枝连坛杏绿森森,暗笼朱户云成幄,满覆丹墀日阁金,北应远期公辅贵,花开忙促士夫心,不随凡木同摧折,遗荫依然古到今。1939年陈琴孙先生将琴孙中学迁入,在正对孔庙大城门约一百米处修建了琴孙中学的正校门,校门正对信江河岸,从儒学门桂家城墙根,拾级而上,三十六级青石台阶平整宽阔,尉为壮观,站在校门极目远望,信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校内古樟参天,丹桂婆沙,群楼林立,四季景色皆有可观,实在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地方,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先生等名家就曾就读于此。
多么丰厚的历史,校园内丰富的文化墙,浓浓的书香味,参天翠绿的古香樟,似诗如画入眼而来,那么美丽的校园,又怎么不令人多看一眼,多留连片刻。
信步在林荫道上特别舒爽惬意,满含负离子的空气更是余江二中独有,校内有灵山(和尚岭)更是一方美景,也是老师学生课余时间,休闲静思的好去处,曲经环山的跑道绿树成荫,这里鸟语花香,各种名贵花,如虞美人,杜鹃等开得正艳,花开在原野是狂放的,它开在校园是静溢的,它绽放着书香,有诗一样的美,仿古的静波亭,平添很多静幽,坐在亭内,守候一缕清风的暖,品味一季岁月的香,确实使人有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于生命的静远,它的安静也可以容纳所有的躁动,让灵魂在这里得到静修,清清静静的时候才能生出禅意。

余江二中给了我一顿可餐的秀色,更让我感受到了勃发的教育春天,近些年余江区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以“办优质教育,育合格人才”为办学目标,“以人为本,注重素质,全面发展”为育人理念,实现教育均衡健康和谐发展。
均衡教育,从它的价值上说,它体现了一种追求平等和公平的思想,孔圣人在他的治国策中就提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道出了社会政治生态中的均衡关系,教育均衡,就是教育资源均衡,受教育机会均衡,教师队伍均衡。这些理念是好的,老百姓也十分认可。
从余江二中的巨变中,我感受到了实现均衡教育二中走在春天的路上,古树新芽,满园皆秀色,正在向更远的地方飞翔。


作者简介:
邵校(江西.鹰潭)鹰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两新”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鹰潭市作家协会会员,鹰潭市汉服协会顾问,余江区作家协会顾问,金榜头条新媒体平台文学顾问,中国金榜诗词经典,中国诗人作家联盟认证编辑,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中国世纪文学杂志社,江西分社社长,玫瑰文化传媒集团,诗梦撷英文学,羽墨飘香,签约作家,诗韵墨语,签约诗人,热爱用文字演绎生活,表达情感,已在很多刊物和网络平台上发表数百篇首散文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