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学政 通讯员 宋海云 程立华 发自湖北武穴
编者按:一流的教育需要名师引领,一流的学校需要名师支撑。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命脉的传递者。他们用默默的耕耘与精益求精的工作,帮助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实现了梦想。他们勤勉敬业、踏实严谨、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良好教风,为师生树立了一个个标杆。在第38个教师节前夕,为充分展示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优秀事迹,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今日黄冈》将对全市部分名师的事迹予以展示报道,敬请大家关注!
愿做幽兰传馨香

【个人简介】
戴莉,女,1994年生,大金镇小学六(4)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武穴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本科学历。曾获得武穴市语文讲课比赛一等奖,武穴市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武穴市信息技术说课比赛一等奖,武穴市语文研课比赛一等奖,多次参加武穴市各类演讲比赛并获奖,指导学生在各类朗诵演讲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黄冈市、武穴市等作文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荣获“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个人,“大金镇教学名师”等称号。
她,有着清风般的柔美,清泉般的明澈,更有幽兰般的芬芳淡雅。工作中的她,怀着一颗单纯的爱心,静静地、默默地思考着、付出着;将三尺讲台站成了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将人民教师这一朴素而崇高的称号,演绎成一首清新明丽的小诗。她,就是大金镇小学六(4)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戴莉。
让课堂成为花儿绽放的地方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就是最华丽的舞台。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在思考:我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语文老师?我要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课堂?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踏着“双减”政策的春风,她的教学理念逐渐清晰、成型——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兴趣。
深爱历史和文学的她,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中向学生浸润中华传统文化,更在课堂形式上不断创新。从小小辩论赛,到“我最喜欢的课文颁奖典礼”、“漫步外国名著情景剧”“历史人物我来评”等,课堂都在她不断的创新和反思中来来去去,她不满足于仅有自己的精彩,她更渴望打破沉闷,能看见孩子们明亮的眼睛,跳动的火苗、燃烧的激情!
还记得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时,一位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这样说:“戴老师,你的课讲得生动、有趣。连我在旁边都听得聚精会神,真心为老师的教学方法点赞。”
上一届毕业学生干金怡在信中写道:“人的一生中,有一段时光是最美的,那段时光就是遇见您。从您教我们语文后,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您的语文课真让我难忘!”
不知不觉,她已经有了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每当毕业的学生回来看望她,问候她,都会引发她对自己班主任工作一次次的思考,也让她深深地体会到,如果只有经验和方法而没有爱,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让师爱燃出梦想和希望

在这届的学生中,有一个孩子,他有先天的不足。这个孩子如何教育?成了她那段时间最为困惑的事情。为此,她经常在放学时,和孩子的妈妈简短地交流孩子一天的表现,共商教育的策略,看到孩子妈妈的那份不易却又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让她坚定信心,用爱呵护着这个特殊的孩子。利用班队课的时间,她教导全体孩子要照顾他,保护他。课下,她和孩子开心地交谈,赞美他,鼓励他。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妈妈的她,深切地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头的宝,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理解与呵护。
六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更是各有不同,她喜欢这种不同,她也欣赏着孩子们个性的表现。有的孩子敢说敢干,管理者的风范;有的孩子安静内敛让老师放心;有的孩子调皮捣蛋却足智多谋;有的孩子沉默寡言却认真负责。在她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有一个个鲜活的、有无限可能的生命。她也时常由衷地赞叹孩子!并向孩子学习!她相信他们的各具特色,必然会成就未来多彩的世界!
爱是恒久不变的坚持,爱是点点滴滴的浸润。她用每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着师爱的真谛。每一天的陪伴从清早的晨读开始,从放学的一声“再见”结束,让孩子们明白在成长的路上也要学会坚持。她在班级里养花草,用心地照顾它们,她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她为孩子们精挑细选每一册图书,想让孩子们从小认识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她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换作行动,默默地影响着孩子们。她坚信,好的行为会像一粒种子落在孩子的心田,总有花开的那一天。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她热爱这份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教育事业。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默默地谱写着朴实而动人的乐章。她就像校园里那株静静的幽兰,四季轮回中传送着淡淡的幽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