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480)
一一初解浅聊世态种种
文:杨忠敏
一、一个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壮汉,最喜欢在网上浏览明星富豪们的花边新闻。
他的记忆力、理解力可以把个明星的几座豪宅的座落、面积、布局、装修说得一清二楚。说起明星的聚会盛宴,会将每道菜说得津津有味。
闲人干聚,最爱听他豪吹浪谝。一帮穷朋友一致认为这是最过瘾最豪华最惬意的精神会餐。
壮汉经年不辍地网上狩艳猎奇,乐此不疲。日子么,一天天地穷着。人么,一天天地乐着。
不得不哀叹:穷人会穷,富人会富!
二、一群学者在西学东渐过程中走私贩私,引进了不少不伦不类的学问,一经翻新加工,还真成为显学在华夏大地流行。
象“自由市场经济学说”、经大学问家推介,我们真以为那是治贫致富的法宝。我们更相信西方富得流油,就是“自由巿场”所致。
我们进入WT0不到二十年,西方就后悔不及,多方下手挤兑中国。我们只是扭扭捏捏地自由了几下,市场了几把,已经把西方惊得手忙脚乱。
“知识无国界”,最聪明的几个中国人从来不说,次聪明的一群人大喊大叫常说,如我不聪明的人替人推销(当然也是为了装着随潮附流)。 
于是,西方的大学大亨大公司跨越国界,到东方一流大学招揽最聪明的头脑,再到西方精雕细刻、改造升级。如此三四十年,中国几所著名大学先是在国内抢人材,尔后培养几年又给西方送人材。
有人推崇这种机制,抵触任何政治解读。可当中国也问鼎高科技产业时,西方惊出一身冷汗。世界头号强国带着西方列强与中国的一家电子企业对决。可任总真犟,比黄继光更黄继光,不但要堵住枪眼,更要堵上炮口。
掠夺无国界,可发展有国界、崛起有国界、求富有国界……要守住新世纪“上甘嶺”,就得打破那些神话,象倔强的任总一样,守住我们的阵地。
许多冠冕堂皇的名言警句,往往是聪明人豪夺的咒符。
三、有一种论调叫黄蓝之争,美其名曰:文明冲突。真要说起来,文化是有品位的。是否可以这样说,哪怕粗俗,绝不可阴险。包藏祸心的文化,是当代文明的耻辱。
有的文化是腑视的,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有的文化是仰视的,唯唯诺诺,随声附和;有些文化是背视的,疑神疑鬼,狐埋狐搰;有些文化是侧视的,不去正眼相看,总是斜瞄偷窥。
正统的大文化观,就是正视现实。不排斥不排挤不排外,持开放态度对待一切优秀文化一一如中华文化,曾汲取草原文化的刚强、佛教文化的庄严 、西方文化的精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坦荡示人,广博容纳。
若从品位论 文化,真要对那些淫荡的野性的血腥的文化秉赋保持警觉。有许多可人的产品、光艳的饰物和温情脉脉的作品,往往包藏着卑鄙无耻的祸害之心。象高精尖的产品流向西方,低粗俗产品流向东方,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象打了二百年仗的国度呼吁和平,谴责对手,围猎正义,就是铁证。
物有属性,人有本性,物人结合,必然体现某种文化属性。先祖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人性要取向崇高的文化属性,如此才能人往高处走,人类才有可期可望的明天。
作者介绍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