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子》
作者:张仁敢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诵读:暖 阳
吴晓刚和妻子郑晓梅是G市人民医院很有名气的大夫,他俩不仅医者仁心品貌出众,而且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晓刚俩经过多年积攒,在距他们医院不多远的地方买了一幢124平米的商品房,住宅的地势好采光好环境好,博得多少亲朋好友的翘指称赞。
新房买下来装修完工,晓刚夫妻俩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专程去乡下老家将其爸妈带上来,让老俩口享受享受城里人的生活。
老俩口跌破鼻子笑破脸,开心得不一般。
老俩口住了不多久,似乎觉得比不上窝在老家舒坦,就跟儿子叽咕:我们还是想住在乡下。晓刚晓梅感到意外,便问二老:是不是我们有什么地方怠慢二老啦?老俩口头摇得像拨郎鼓似的,“不是不是,绝对不是。”“那为什么?”“我们岁数大了,上下楼梯不方便,在外面散步,路上车辆来来往往,怕有闪失。”“还有,我们想回家养点鸡呀鸭的,将家里的菜地侍弄侍弄,你们隔三差五地回家拿些新鲜蔬菜上来吃吃!在城上买的蔬菜真的比不上自家种养的新鲜有营养。”
晓刚的父亲老吴,做过村干部,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充分的理由,不由得晓刚不赞成。老俩口生来勤快,要他们离开庄稼地确实不自在。晓刚知道父亲的性格,他决定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
晓刚夫妻俩无奈,只得用小车子把老俩口送回老家。
从此,晓刚俩是两天往家里一个电话,一周一次回老家探望,时刻把爸妈的饮食起居放在心上。
去年十月份,老吴走路不慎,将尾椎骨摔伤了,卧床不起。晓刚心急火燎地回家准备将老爸带到身边治疗,老吴执意不肯。“不要那么兴师动众的,又不是什么大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在镇医院料理料理就行了。”晓刚拗不过老爸,只能与镇医院的同事打招呼,拜托他们热心照顾。

与此同时,H省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猖獗,被感染人数直线上升,好多省市派医疗队前往援助。晓刚所在单位接市政府紧急通知:迅速组建医疗救护队火速前往H省。
晓刚和晓梅都是共产党员,又都是主任级别水平的大夫,他俩岂能袖手旁观,第一时间里报名参加医疗救护队。
晓刚和晓梅不忍心放下正在治疗中的父亲,都想安排对方留下来照顾患病的老爸,但在这个特殊时刻,谁也没有说服对方留下的理由。

赴H省前一刻,晓刚打电话给老爸:爸,单位急征志愿者组建医疗救护队前往H省,儿子和儿媳身为医生,有责任和义务为救护患者缓解疫情作出贡献,因此,不得不和你打声招呼。恳求您老的理解和支持。“我知道了,你俩放心地去吧!病毒无情,蔓延下来灾难就大啦。我有医生和你妈照顾,家里的事儿放一边,尽心尽力地忙你们的救护工作吧!”
搁下电话,晓刚夫妻俩立即坐上了前往支援灾区的巴车。
在H省的日子里,晓刚汗流浃背地救护病人,一闲下来就往家里打电话询问老爸的治疗情况。

可恶的病魔实在无情,老吴住院两个星期后,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驾鹤西去。
晓刚得到噩耗后,心如刀剜,万般悲痛。
最让他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不能回家料理丧事。因为封城,在H省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离开。
这可把晓刚夫妻俩急晕了头。
真的好为难,吴晓刚是个独生子,没有弟兄姐妹。谁能帮助操持丧事,谁能替他捧老爸的骨灰盒,又有谁能让老爸入土为安?

就在晓刚百般无奈心急如焚的时刻,他的手机响了。
“喂!我是W村的村支书吴为民,我们知道你夫妻俩舍小家为大家,在灾区忙救护病人回不来,你爸的丧事镇党委镇政府已经做好了安排,由我们村委会全权负责,你尽管放心吧!”
那边电话里传来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万分感谢,等我完成任务回家……致谢!
老吴火化那天,按当地的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
送葬的是W村村组干部和左邻右舍,为老吴捧盒子的“孝子”是吴为民。

【作者简介】 张仁敢,1955年生,江苏省高邮市人,中学一级教师。酷爱文学,曾在《江苏教育》《语文教学》《扬州日报》《高邮日报》和十多家网络平台等各种媒体发表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数十篇(首)散文、小说、寓言和诗歌等文学作品。自信:文学创作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不是要证明自己有什么才能,而是记录生活、感动生活和回馈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内心世界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恩与呈现。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此贴无需高额打赏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