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学政 通讯员 吴思思 王飞 吴学书 发自湖北武穴
编者按:一流的教育需要名师引领,一流的学校需要名师支撑。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命脉的传递者。他们用默默的耕耘与精益求精的工作,帮助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实现了梦想。他们勤勉敬业、踏实严谨、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良好教风,为师生树立了一个个标杆。在第38个教师节前夕,为充分展示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优秀事迹,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今日黄冈》将对全市部分名师的事迹予以展示报道,敬请大家关注!

千里绵延的大别山余脉,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教二十六载,青丝换白发,只为守望大山里的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在召唤:宁可自己坚守大山,也要让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他就是武穴市余川镇车坊小学教师李焰涛。
立德树人,守初心为国育才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无德不立,育才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山区学校教师,李老师始终坚守终身农村从教的不二初心,践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胜一行”。1997年6月,他从黄冈师院中文系毕业,毅然踏上家乡余川的土地,回乡任教。二十六个春华秋实,二十六个寒暑更替,他无怨无悔,爱岗敬业,勤勉学习,诲生不倦,教育出一批又一批合格学生,甘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永不言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李老师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和师德涵养,全力做到“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学识渊博、师德芳馨"的新时代人民教师,做学生语言、行为和志向的标杆,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党旗领航,为群众办实事。李老师虽不是党员,但在党旗领航下,同样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高质量办好一件教育实事。2020年,省团委开展“双结双促”活动,他以非党身份领岗诺责,结对帮扶对象是在大山里面的彭河村女生小彭。李老师不顾山高路远,多次到小彭家走访,带去一些学习文具和生活用品,还免费为其补课。小彭的妈妈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太感谢李老师了,党恩难忘,师恩永记!”
新闻宣传,荒芜园地独领风骚
李老师大学毕业于中文系,起始从教的初心仅仅是教好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成才。教书之外,譬如搞好教研和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则很少去思索,不曾涉足。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幸参加了武穴市教育局召开的新闻宣传会议。回校后,他开始拿起手中中断近二十年的新闻笔,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向“武穴教育”和“武穴生活圈”等公众号投稿,屡投屡中。
笔耕不辍,成果丰硕。李老师在《大家周刊》、《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周刊》等刊物和各类公众号上,发表通讯报道和文学作品百余篇。2019年12月,他撰写的报道车坊小学“常青树”校长陈锡全先进事迹的通讯报道《莫道桑榆晚》,在《黄冈日报》和《鄂东晚报》相继刊登。报道徐国元副校长的通讯《山区教育的守望者》和《心中有爱幸福长》,报道熊建新校长的通讯《愿做山村教育的拓荒牛》,报道我校延聘退休女教师陈贵珍的通讯《扎根乡村教育40年》,先后在《黄冈日报》上发表。
付出终有收获。眼中有亮光,笔下有风景。2019年,他获得武穴市教育局优秀通讯员,2020年获得《黄冈日报》优秀通讯员。

教学相长,这里的天空更蔚蓝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事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李老师始终秉持一颗教育人的不变初心,教育好农村孩子,为党为国育人育才。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得一桶水。为此,他勤奋学习,努力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参加教研和培训活动。1999年6月,获得湖北大学本科文凭。2012年,获得普通话二甲等级证书,参加省静远心理咨询师培训。2020年、2021年参加省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均获得结业证书。参加武穴市教科院和余川镇的教研活动,达二十余次。
人身于斯,阵地于斯,奋斗于斯。李老师笑对荣辱,不惧沉浮,初中语文教过八年,扎根小学教育十八春秋。初中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长,他不计报酬,勤勉工作。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修养的拔节孕穗期,至关重要,他始终突出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以德化人。“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他常常笑着对同事讲。他教过语文,也教过数学和英语,还教过科学和体育等课程,且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青蓝工程,拜师勤学教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初入教苑,新鲜而又陌生,拜师学艺,必不可少。初中时,拜邓碧华、徐荣华为老师,学习语文教法。小学时,拜徐国元、梅书杰老师,学习数学教法,拜舒文老师学习英语教法。借助此项工程,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好地服务教学和教研工作。2021年7月,他所带的六年级科学,在市统考中,获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小有成果,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甘于清贫,在平淡中坚守,在平凡中出彩!”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语文是他的专业,教研活动也硕果累累。他辅导学生参加省市作文竞赛,有十余人次获奖,女儿李兴澜参加教育部关工委征文活动,喜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武穴市“五小”活动比赛,有十余人次获奖。他撰写的教学案例《月圆话中秋》,分别获黄冈、武穴市教科院二等奖和特等奖。2019年,在武穴市小学数学团队研课比赛活动中,课例《揣度数学,体验计算之趣》和《无处不在的数学生活》,均获二等奖。2020年,参加武穴市教科院组织的“小学25年以上教龄教师系列活动”,说课、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均获奖。2020年,论文《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上。2021年,他与游胜军校长合写的论文《语文课堂引领作文教学》,发表在《鄂东晚报》上。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才会结出硕果。李老师凭着一颗师者仁心,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痴迷,三次获得武穴市优秀教师称号,一次获得余川镇模范教师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激发了他坚守山区教育的信心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