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父亲
(三)
为了拔掉山区人民的穷根子,父亲创导实行山川联营,优化山区生产要素。原野河公社,面积颇大,山高沟深,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劣,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吃水难、看病难、娃娃上学难,地方病严重侵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吃干饭(水少),住窖庵,一件衣服几代人穿”:“走路腰摆腿胡抢,个子矮小不够人”.这两首歌谣,是山区人民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林牧矛盾也十分突出,水士流失严重,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父亲当县长到任后的第一年,根据群众的反映和呼声,同县农牧局同志深入野河,踏进山区的山山峁峁,进窑洞,入草舍,进行实际考察,山区的苦难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给他思想上深深的打下了烙印,他亲自给县委写出了“野河山区要实行山川联营”的调查报告。得到县委的肯定和支持。接着组织相关部门先后两次去野河详细调查,彻底弄清了野河山的全部状况。之后,他主持召开一系列会议,协调处理许多重要事宜,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经县委研究报经宝鸡市委批准后,于1981年野河山区终于同北部的天度、南阳、黄堆、召公、建和、法门等公社实行联营。联营后,山内需要迁出的常住户都在所联的社队安了家,从住房到生活,耕地的划分,学生入学等逐一落到实处。山区的动产和不动产得到合理的转移,结束了山区人民世世代代的苦难历史,并为山区发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开辟了新的天地。
3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父亲的当这一主张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如今的山区就林业得到长足发展,宜林山地全部栽上的树树龄均在20年以上:国营造林面积逐年增大,由过去的5过万亩增加到10多万亩:柿子、核桃、苹果、桃林木也有很大发展:林牧矛盾缓解,牧业产值较前翻了几番。迁居山外的农户,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积极发展生产,治穷致富。
那时农村改革刚起步,农业生产多数项目仍维持原来的旧模式。父亲历来思想超前,别具匠心和希冀,不少工作往往超前谋划,所以就见事早,抓的快。1987年,全县第一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别在午并、城关、天度、建和、召公、南阳等乡(镇)抓家庭企业、奶牛、奶山羊、辣椒、蔬菜、苹果等专业化生产点。这几个点所在乡(镇)过去都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和规模优势,而且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高。经过工作队一年来努力工作,帮助更换新品种,加强技术指导,提高作务和管理水平,积极协助推销产品,各点发展变化都比较大,取得了显著成绩,群众普遍认为这种抓点办法适宜性大,先进因素多。从实践看,它有利于农产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一项基础性工作。熟悉此事的同事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1988年父亲若不调任省司法厅的话,就此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和更好的效果。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一生。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他和我母亲恩爱相处,相依为命,含辛茹苦,共同养育了我们姊妹四个,多么的不容易啊!为了我们能吃饱穿暖,父亲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劳作,还供我们姊妹上学。姐姐响应党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练红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哥哥高中毕业,当上了工人,我宝鸡卫校毕业后工作。这些都是父亲用他的脊梁为我们铺平了人生的路。父亲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在他身上能体会到严父慈母的双重情感。父亲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记得我那年上宝鸡卫校,想家哭鼻子,和同学打架,写信给家里,父亲信悉,非常生气,急忙来到学校,狠狠地教训我一番,扇了我一耳光,叮嘱要和同学间互帮互学互爱的道理,但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雷锋叔叔钉子精神、木兰从军的故事……父亲的严厉和慈爱,使女儿以后才明白,父亲啊,都是女儿太幼稚,让您老人家伤心,女儿对不住您啊!
父亲早在十二年前因病离开了人世,没有给我们留下嘱托和财产。在我整理他的遗物时,只发现用纸裹着的几分碎币。可是父亲却把他那博大的胸怀和对儿女的深深地爱烙在了我们的心中。父亲您走得太匆忙,让我们做儿女的怎能不报恨苍天,您一生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您还没有得到一点点回报就驾鹤西去。父亲啊!您怎叫儿女不伤感悲痛,父亲啊!您将一生的爱都奉献给了我们,您却什么也没得到,我们愧对您老人家,假若人间真有轮回,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女。
儿女:张培芳 张倍旗 张培兰 张锋
2022.4.5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扶风县组织史资料记载。
2、乌忠录著《抒闲集》续集三第20页

《忆父》
杏花雨
慈父音容入梦频,德馨风范忆犹真。
幼年负重持家苦,壮岁倾心理政勤。
陇县筹谋功绩著,扶风改革惠风熏。
高情似岳传千古,厚爱如泉润众心。
昔日担当多壮志,今朝思念满愁云。
才思敏捷言辞妙,智慧非凡策略新。
奉献一生情未改,传承后代德无垠。
音容宛在心中记,教诲长留耳畔闻。
后辈追思泪沾袖,先人遗爱韵留痕。

歌行体-七言律诗《忆父行》
杏花雨
岁月悠悠忆吾父,音容宛在心中住。
幼年失恃家境贫,兄妹相依岁月苦。
五岁稚肩担重任,育妹持家历寒暑。
放羊偷学窗下影,柴棒划地书山路。
稍长从政展才情,陇县扶风留脚步。
筹谋发展功绩显,心系百姓惠风布。
大河架桥百日功,两岸欢歌赞无数。
改革潮涌勇担当,乡镇企业展宏图。
山区联营创新路,穷根拔除百姓舒。
引经据典言辞妙,高瞻远瞩策略殊。
严爱并施育儿女,言传身教德不孤。
奉献如灯照前路,奉献如泉润心湖,
奉献如火燃希望。一生奉献何所求,
两袖清风映月弧。
音容虽逝恩难忘,思念无尽泪如珠。
风范长存传后代,精神永在耀征途。
追思先父情何限,岁月铭记爱如初。

歌行体《思父吟》
杏花雨
岁月悠悠忆严父,时光漫漫念亲恩。
音容恰似梦中浮,笑貌犹如画里存。
幼年家困历磨难,稚岁室寒经苦辛。
兄妹相偎度寒暑,手足互倚经冬春。
窗外偷学志坚毅,室旁窃读心赤诚。
柴棒划地书勤笃,树枝涂鸦意认真。
及长从政才情展,而后为官德望存。
陇县扶风留脚步,岐山眉县记踪痕。
率众架桥通大河,携民筑路连远山。
百日功就万民呼,一朝事成众口传。
力推改革兴乡企,勇促创新旺村田。
山区联营绘新图,野地合作开锦篇。
严爱子女德望重,慈育儿孙恩义深。
言传身教意深殊,耳提面命情更真。
如今仙逝已数载,至此鹤归逾多年。
思念无尽泪如珠,缅怀不竭心如煎。
风范长存励后辈,德操永在启来人。
永怀父爱永不枯,恒念亲恩恒未休。
慈颜已逝情难断,善目早消爱未眠。
思念如潮心永逐,缅怀似海意长留。
愿父天堂永安息,祈亲仙界总无忧。
儿念深深永不渝,女思切切总无休。
2024.8.28

《忆父恩》
杏花雨
岁月匆匆忆吾父,德馨风范映心湖。
幼年持家历艰苦,从政为民展宏图。
陇县扶风留功绩,桥连两岸百姓呼。
严爱子女德望重,奉献一生何言输。
音容虽逝恩长在,思念无尽泪如珠。
风范长存励后辈,永铭父爱永不枯。
2024.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