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望与等待
作者‖ 周大策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1803一1870)说: “人生就是不断的期望与等待”。
人,有期望与等待,好!期望就是追求,等待就是企盼。
期望、等待,人就活在这里头。
那么,当下我们中国人民在期望、等待什么呢?
现在,除了西藏,新冠病毒在30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依然存在。被这一轮疫情囚困了近两个月的人们,每天都在焦急的期望着疫情尽快清零,等待解封,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使人们得到自由,能够出去工作上课,出去访亲会友,出去聊天逛景……

这种期望,在过去是常态的惯性生活,显得平平常常,我们天天得到,日日尽享。可那时又有多少人,把它看得像现在这么重要了呢?
当时的得到很容易,但并未觉得多么愉快、幸福。可当今天失去了这些,才感觉到拥有的真实存在与幸福,才倍感懂得了曾经拥有的珍贵,从而才期望常态的生活快点、再快点恢复再现!

上帝造人时,比别的动物多了一份灵性、智慧、感情。就因此,人类总是对一些东西想去得到它,占有它。但是,经过期望与等待,一旦获得了,又将如何?占有了又将如何?
获得并不见得愉快,那种真实感一旦产生在心中,幻梦结束了,哪还找得到当初的兴奋和习以为常的幸福!
所以,人们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

轻易的获得,也最容易失去;轻易的占有,也不懂得珍惜,更谈不上永远的珍惜。
人基本是一样的,有劣根性(例外的人实在太少),在期望未得到的同时,而忘记了珍惜手中所拥有的。
世上最值得珍惜的,莫过于眼前的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手中拥有的,企盼所等待着的!
唯有懂得珍惜,才配拥有长久。
期望,莫要脱离实际,期望值过高,只会成为奢望、幻想。

人生之路,每一段都是领悟。
自2020年以来,全球人与新冠病毒展开了三轮大战“疫”。三次大战给人类上了三次大课和大考。
在人生旅程上,我们应该永远点缀着期望与等待,更希望在期望、等待之间能使我们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幸福的坦途!


作者简介
周大策,祖籍山东高唐县,出生于吉林磐石市。现年八十三岁,从机关退休。爱好文字,喜欢动笔。自2020年初入井冈山二群开始习练诗文,成为群友中一名老龄小学生。我的诗观是: 力求书写贴近生活,并让人能读懂、有共鸣、有情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