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词文学社优秀诗人风采:
王波



父亲是个农技员
文/王波(山东)
机缘巧合,我跟父亲成了校友。只是父亲上学的时候,世上还没有我,机缘就在于我们是爷儿俩,就读于同一所农业院校。幸运的是我成了他的宝贝儿子,才有幸记录下他的工作传奇。
父亲上农校的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刚刚摆脱战乱,百废待兴,百姓迫切需要温饱,振兴农业是我国迫在眉睫的的大事。爷爷家有大伯二伯,他们陆续参加了工作,我父亲是老幺,本应留在家里支撑门户,大伯跟爷爷讲,新社会了,要让三弟上学。我爸聪明,上学前劳动之余,旁听了些课程,后来从四年级学起,到了中学毕业,居然比同龄按部就班上学的小伙伴们优秀。
老爸考上了农校,顺风顺水,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父亲上了学,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视野开阔了,在农校学济世救贫的本领,热情高涨,知识面越来越广,后来父亲还入了党,学业风生水起,政治上进步。
国家发展需要,父亲提前一年就毕业了。那个时代整个社会都在激情进行时,父亲豪情万丈,好青年志在四方,党员就要听党召唤,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服从国家分配,尤其是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我父亲就义无反顾去了鲁北的惠民地区最穷的无棣沾化。
那年父亲刚刚17岁,稚肩担着抱负,远离了家乡,离开了爹娘,就这样去了远方,去了实现他理想的地方。
诗意是永远的梦想,而那儿却是风沙盐碱的域邦。当地百姓这样讲“沾化、沾化,盐碱花花,苗儿不出,土壤结痂。”离渤海湾很近,海风一刮,飞沙走石,盐土遮天蔽日,沙尘暴起尘土飞扬。我没有经历过,父亲一讲让我回想起同一时期,焦裕禄在兰考战沙治贫的情景。
每每父亲谈起生活、工作的过往,老人眼睛里充满向往、激情。刚到的日子很不适应。“口渴喝水,喝了水更渴”。随后火热的农技推广工作,让父亲体验到政府和百姓的鱼水之情。
父亲和农民同吃同住,有时闲暇之余,和大家小酒微酌,想着海市蜃楼,描绘着人生理想,,喝着酒,想着家乡,想着远方家乡渐老的爹娘,湿润了眼眶。也许是心理代偿,竟然还认了一个干娘,常常喊到家里吃饭。
日头一天天的过,时光滴答滴答的走,上河工、去工地,领着当地农民挖幸福河、开跃进沟,干得不亦乐乎。因为工作出色,多年评为先进,组织谈话,打算让他破格当农业副县长,父亲坚决不应。
当时父亲觉得责任重大,怕负众望,没敢请缨领任。三年自然灾害,工作生活更加艰难。父亲有一次因为工作累低血糖意外晕倒在工地上。此情此景,多年之后让我联想起了唐吉可德只身大战风车的情景。
读到“少年强则中国强”时,我时常哽咽,当时父亲一代的父辈们,心里装着祖国,奋发图强,面壁十年图破壁,让新生的共和国强大,大哉心胸,美哉志向。
八年之后,我父亲带着多年对鲁北的眷恋,挥泪作别了留下他青春岁月的惠民地区,回到了家乡。
家兄如父,双亲更老,发誓再也不离开自己爹娘,在我的家乡一干就是30余年,农艺技术更加成熟,热情更加高涨,在家乡的镇上(那时称公社),爸爸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为自己和家庭挣足了面子,为解决10亿人的吃饭问题,父亲和他们的同行,研究、交流,日以继夜,无所不用其极,什么“八字方针”,还有农业丰产,植保护航。
只要种的他们都管,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述,讲完种植讲果树。我父亲平时性情很两面,为人很木讷,不懂人情世事,也不会迎合,他的仕途很慢,只做了个农技站长,我们为他庆幸,因此,各种运动他都不沾边,都说老王人实在,是个搞专业的,言外之意,呆板不会变通。可是,父亲在田间地头、农村夜校,讲起农业技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跟农民很有亲和力,常年蹲点住户,谁妻谁娃,了如指掌。
运动来了,他却不看风向不占边,对受到冲击的同志,他多事安慰:“你不是搞政治的,不要死脑筋,大风暴雨过晌就过去。
耐着性子由他去”简短的几句话,如春风春雨,被运动关过的人挺过来了,同事变成兄弟,兄弟成了故交,故交变成了世交,我们下一代成了很好的朋友。
父亲讲,当遇上倒春寒时,保温很重要,人难时帮一把也很重要。最佩服的就是父亲把农业知识,移花接木应用到世事人情上。
父亲还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讲原则。改革的春风一吹,父亲的一帮同事因业务突出,都提拔到领导干部岗位,只因他们没有守住人生的底线,乡镇一级成了违法的重灾区,。
杜叔叔只因给不争气的孩子买上技校的指标,贪污了5千元公款,陈伯伯把做地瓜暖炕的煤票换砖建房,他们啷铛入狱,现实教训是生动的也是残酷的。父亲给我们讲颜回的故事“天赋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
他讲,我们要做一粒铜豌豆,亮晶晶,砸不烂,煮不烂。
父亲就是靠着共产党员亮晶晶的形象,在困难面前砸不烂煮不烂的钢铁意志,走过人生的沟沟坎坎,一路走来,以苦为乐,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的言行,我们效榜一二,姊妹几人都能自食其力。
后来他退了休,退休之时,农业部将闪闪发光的金质奖章发到爸爸手中,慰藉他的平凡普通的过往,时至耄耋,老爹为之自豪,高兴之余,苍老的双眼盈满热泪,泪花和奖章同样闪亮。
他喃喃说“存在是有道理的”,“你杜叔叔和陈伯伯是很好的兄弟,只是......”我想那些已随落花流水而去。
存在是有理由的。“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得毛泽东思想”。父亲是名农技员,更是一名党员,父亲常说:心中要有佛,就是心中有党。不忘初心,这样我们才会行的更远。

(作者简介):
王波,山东济宁人,大学本科,年龄逾50,供职30余年,司法干警一枚,工作中开先路,辟蹊径,用美文,诗歌来浇灌干涸心田,守护心灵的这方净土,秉承互为资源碰撞思想,教学相长沟通三观,在独行中寻友,我求索里思考,在进步中完美……
华夏诗词文学社(金牌主播风采)
传奇

(金牌 主播简介)
许树成,网名:传奇,北京顺义人。
曾经在部队服役,喜欢文学写作和诵读。
茫茫人海尘埃一粒,有声读物,作品散见于多家平台。
希望自己成为听众喜欢的万千声中的一个音符,在声音世界里结识更多的朋友。

《夏诗词文学社》通告: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总社长:鲍桂芊-管玲玲
社长:赵继洲(副总编)
特邀顾问:石生
国家级著名作家,编剧,当代文化名人。
特邀顾问:国家一级作家
常跃强
特邀文学顾问:
付凤云、王相利、段清华
赵继洲
副总社长:王炳华
常务副总社长:郭申虎
总监:王炳华
现代诗终审总监:任泳儒
古诗词终审总监: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陈艳丽.
任泳儒.徐西珂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王兴文
二分社社长:总监:张大千
副社长:徐西珂
三分社社长:童话
副社长:柳爱萍
四分社社长:何全兴
副社长:陈艳丽
诵读投稿群社长:梦露
宣传部部长:
梦露:王兴文:赵继洲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诗歌朗诵团队:金牌主播
智昊-梦露-惜缘-叶淑娟
传奇.(男主播)
并非不同.(男主播)
徐志忠.(男主播)
周莉莉- 细细的雨.
编委会收稿人: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热线投稿:郭申虎
15877332069
平台投稿总编:管玲玲
13969166185
平台投稿总编:朱建新
15609904443
头条编辑:管玲玲
头条编辑:朱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