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之事
文/闫辉
由于我不吸烟,不喝酒的缘故,我的同事老罗时常挖苦我说:“你也不吸烟,不喝酒,人生还有啥意思呢?”对此,我只有一笑了之。对于吸烟,喝酒的人来说,他们从中获得的快乐,与我这个不吸烟,喝酒的人获得的快乐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把吸烟,喝酒作为快乐,而我把不吸烟,喝酒作为快乐。他们获得的是感官之乐,而我获得的是精神之悦。

我向来不吸烟,不喝酒,但我并不讨厌吸烟,喝酒的人。正如我过得没有别人好,也并不艳羡过得好的人一样;也正如我过得比别人好,也并不看不起过得不如我的人一样。常听人说:“烟搭桥,酒铺路。”这是世俗的一种为人处事方式,我并不否认它的积极作用。这个社会,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存在都有它的道理。喜欢吸烟,喝酒的人,你不让他吸,喝,那么他就会出问题;不吸烟,喝酒的人,你非让他吸,喝,同样会出问题。
有人说:“在社会上活,不吸烟,喝酒,难以生存,难以成事。我觉得,这样的观点并不能说不对,但是至少是不全面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即对立统一。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见到过很多人在酒桌上对着满满一杯足有二三两的白酒,一饮而尽。他们也许是为了工作,也许是为了面子。我其实是非常不喜欢他们这样的,那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年轻时,他们感觉不到,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已经晚了。也有人因为喝酒而心脏架上支架的,依旧海喝,大喝。
就像我的同事老罗一样,每每喝醉后,醒来一见面就说:“以后谁叫喝酒也不能去了,真难受啊。”这些年,他的这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了。听说有一次喝酒,喝醉了回家时,摔倒了,把眼睛都摔肿了。见面时,我们问他怎么了。他说:“碰的。”同事老田调侃说:“还以为你被媳妇揍的呢?”
适当的喝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古人特别喜欢喝酒,作为一种养生方式。酒为粮食之精华,古人在家宴中,常常是把酒温一温再喝,这样,对身体更有益。按照中医的观念,凡凉性之物,吃下去,需五脏六腑来暖,这样会损害身体内的阳气,从而使身体内的阴阳失调,导致疾病。所以,人们常说不要吃凉性食物,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这,喝酒还有个规矩。就是三杯以后,东家或其他人要相互敬酒,俗称表示一下。表示的人要首先喝上几杯,然后才能给大家敬酒。只见表示者倒上满满一杯酒,足有二三两,头一仰,一饮而尽。似乎男儿的气概被表现了淋漓尽致,特有面子。而后又嘴一撇,哈的一声,辣的不行,坐下后直吃菜。有时,酒桌上的人还会鼓掌,喝彩,以示鼓励,赞赏。每每见到或听到这样的场面,我真的为他们的战斗精神所感动,更为他们不惜自己的身体而为酒作战的气势而感慨。这样的人,有时是为了工作而战,有时是为了义气而战,有时是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战。
我得承认,偶而遇到这样的场合,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逃兵。不要说为了这,为了那。在我的观念里,一切以身体作为代价而战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除非是战争。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不珍惜。”当年,曹操因自己的马受惊践踏了麦田,违反了自己的军令。准备以军法处置时,被众将劝住。为了给大军一个交代,他不惜亲自割下一撮头发,作为惩罚。
吸烟,喝酒对身体有害,也有益,只要做到适可而止,即为最好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