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 山 之 垓
(组诗)
文/一愚
白鹿洞书院
白鹿千古呦呦,
伴士子咏读,似士子吟诵。
何来白鹿洞?
唯五老峰俯崖环合,
书声雾中萦,鹿鸣幽书声。
理学源址,白鹿萌萌。
南宋朱熹,躬耕南康军。
筑庐剪荒榛,奏敕复国学;
养性崇君德,雅歌岫清月。
有亲,有义,有别,有序,有信;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第一书院的学规,立成了天下书院的羲之帖。
格物致知,道问学。
白鹿洞新儒(理)学的旗帜,
旌九州,宗风烈。
云雾中,陆九渊客惊棂星门。
专志乎义而日勉兮,
其得不谓之君子风?
义利一辩,阔论恢宏。
尊德性,又削出了一枝理学金芙蓉。
明朝王阳明,栉沐平宁后的冻雨风,
归心龙場驿,聚讲白鹿洞,
立德,立功,立言,凌空一道彩虹。
知行合一,致良知。
又一杆新儒(理)学的大旗,
插上牯岭,再鼓宏钟。
千古白鹿呦呦。
理学之垓,高千仞。
东 林 寺
香炉峰的紫烟,
是你烛照三界的佛光;
三叠瀑的泉音,
是你经年不息的佛号。
佛尘中,你首立净土菲门,
慧远祖师的法幢,高耸。
源于龙泉精舍的那盏油灯,
承续了道安大师的般若精魂。
灯火摇曵着襄阳城破的悲壮一别,
摇曵着道流东国的殷切,
摇曵出巜法性论》,佛披南岭。
文佛塔供奉的那五枚舍利,
是庐山与长安同为译经中心,
南北辉映的见证。
遣派弟子西天取经律藏,
感召番僧入庐译经三宝。
彪炳史册,灯亮千门。
那一方穿越时空的白莲池,
记忆了结社白莲。
一群志同道合的莲之精英,
白云深处,步月品茗;
云门幽涧,咏之云尔;
寺宇莲堂,经号静思。
遥想当年,岂只山色幽峻?
那条正临寺门的石桥,石桥拱卧的虎溪,
是你精心设置的一道寺篱。
信守佛前诺许,
慧远三十八年足不逾溪,帝招不例。
唯执手丹圣陆修静,菊士陶渊明,
送客忘机闻虎鸣。
你洞开山门,汇纳八方,
以大德之风,丛林之威,
安稳檀越,安宁苍生。
护佑庐山,云淡风清。
后山雁门塔犹存。
陕西雁门,慧远晚年思乡,
那一抹乡愁冠名了灵塔之身。
诸帝家赐号正觉,谢灵运泪撰塔铭。
慧远的东林寺旌扬起,
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旗帜,
东林风,般若云。
简 寂 观
生命的长河,淹没了你的巍巍宫阙;
历史的画卷,定格了你的道坛崇殿。
兀立遗址的十四棵南朝古松,
金鳞雪斡,敝日干霄。
似在长忆,首任山长陆修静,
简寂先生及他的简寂观岁月。
当年东南第一覌的盛景:
听松亭,朝真馆,炼丹井,
还有观天象的礼斗石,惠道众的洗药池,
都长进了那百圈千圈的年轮。
观后飞溅,千年不竭的西涧瀑,
紫烟升腾,珠玉叠翠。
是简寂先生在经年开讲他的宅录命籍术,
经年传扬他的《三洞经目录》。
那直插云天的金鸡峰,千年独立,
破曦啼晓,引亢高歌。
是简寂先生,中兴天师道的千年吟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寅虎年正月于三丰鼎城
【作者简介】
鲍厚成,笔名一愚,湖北仙桃人。曾在《长江文艺》《青年文学》《鸭绿江》《黄河文学》《浣花》《文学讲堂》《文学欣赏》等文学期刊和网络平台,发表若干诗歌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