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这首原创诗歌,献给像安素娟一样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人。
安素娟同志为杨村秧歌的抢救性挖掘搜集付出了许多心血,为非遗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诗歌由河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群编辑、记者、主持人王莺创作并朗诵。

传承
作者/蓝宇
从壁画上飞天舞姿的曼妙绮丽,
到古韵绕梁,杨村秧歌的婉转悠扬,
聆听它,质朴中的荡气回肠,
感受它,平静里的神采飞扬。
一曲秧歌,千年神韵,
一卷画幅,神驰万里,
精神栖息地,遇见便是惊喜。
传承有一种力量,
总让人久久沉醉、流连忘返!

日复一日,简单、平淡;
严寒酷暑,欢喜,满足。
潜心、静虑、沉淀、笃行,倾
心竭力只为它!
用真情诠释它的精彩,
用生命传承它的永恒。
传承有一种力量,
与你我心心相映、灵犀相通。
今日河北,
一部独特的精神图谱;
美丽河北,
一幅绵长的文明画卷,
传承的力量,
总让人淬炼灵魂、铭记精神!

美丽河北,那些质朴与单纯,
美丽河北,那些执着和坚守,
美丽河北,那些精巧与灵动,
美丽河北,那些平凡和不凡,
无不传承着古老燕赵温热的心声和蓬勃的血脉,
无不构架着青春河北坚强的骨架和挺直的脊梁!
传承是一种力量,
种下理想,让希望发芽;
传承是一种力量,
浇灌信仰之花,丰盈心灵的花园;
传承是一种力量,
闪耀无限精彩,让向往万紫千红;
传承是一种力量,
超越时空,炽燃着最美的火焰!
作者及主播简介
简介:王莺,播音名蓝宇,河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群编辑、记者、主持人。主任播音员,主任编辑。主创作品《“药老大”的产权故事》等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奖。主持《财经直播室》《灯火阑珊》《交通风景线》等河北知名广播节目。
安素娟简介
安素娟,女,河北行唐杨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副乡长,县民政局副局长兼民宗局局长,县直机关工委书记;石家庄市党代会、工代会、妇代会代表;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县政协委员、常委;70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撰写的多篇文章被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刊发,十余篇调研文章荣获国家、省、市奖项,多次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批示。
安素娟,2011年退居二线后至今,为使行唐民间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她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不论酷暑严冬,她奔赴民间,没有白天黑夜地搜集着整理着。2013年主持策划的“行唐杨村秧歌”“行唐村名歌”成功申列第五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著出版了一百多万字的《行唐杨村秧歌》上、中、下一套和三十多万字的《行唐村名歌考释》,是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唐村名歌”代表性传承人。
为使《行唐村名歌》《行唐杨村秧歌》更好地得到传承保护,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农村活动,现又已挖掘搜集整理民间谜语共3800多条;歌谣760多条;谚语2800多条;歇后语5000多条;方言4200多条;俗语2200多条;搜集整理小话、七十二古人古迹歌的传说故事等150多个,搜集整理民俗一书,准备出版千年古县.行唐民间文化系列丛书。积极向《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北卷》提供1500多条,故事卷提供小话、附记、照片、录像以及释义俗语750多条,歇后语338条,谚语卷300多条、该卷已出版并成为编委会委员、入选谚语190多条,积极帮助《燕赵服饰文化研究》《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河北卷》的主编联络对接、考察、搜集资料,提供照片40多张。她为抢救地方民间文化遗产,繁荣行唐文化事业,向海内外展示行唐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了她很多荣誉:2017年被授予“最美河北人”、被省命名为“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2019被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2021年7月,荣获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11月被评为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最美志愿者等。作为“新世纪杰出女性人物”参加了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各界妇女杰出代表座谈会,事迹多次被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报道。
深入小学讲解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