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祭二程子文》注译
惟尔学本A①诚明②,性成方③大,继大中④之清节⑤,既肯购而肯堂⑥,比伯氏⑦之纯修⑧,亦难兄而难弟⑨,事⑩君以道,大臣谔谔b①之风。与圣为徒②,儒者岩岩③之象,求孔颜之纯学,乐有在于曲肱④,阐⑤爻象⑥之徵言⑦,道匪遥于下带。允作六经⑨之羽翼⑩,宜隆C①千秋之馨香②。朕以时巡莅兹伊洛,念哲人之仿佛,依然立雪之门④,二十四岁随父入京,以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得到大儒胡瑗赏识并一举成。览祠宇⑤以辉光,应比春风之座⑥,用将祭祀,式遣专官,惟冀神灵,尚其歆格。
注释
二程: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他的一生,为官不多,长期以“处士"身份,潜心孔孟之道,大量接收学生,从事讲学活动。曾经受命为“崇政殿说书”,就是教宋哲宗读书。
A①本:根本。
②诚明: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出自《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③方:品行正直。
④大中:语出《易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高享注:象大臣处于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
⑤清节:高洁的节操。
⑥肯构,肯堂:典故,比喻子承父业。
⑦伯氏:长兄。
⑧纯修:纯,大,修,长。
⑨难兄而难弟:成语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德行》说的是陈元方的故事,意为兄弟二人都非常优秀,实力相当。这里指程颢程颐二人历史成就都很高。
⑩事:侍奉。
B①谔谔:直话直说,喻耿直。
②徒:党徒。
③岩岩:高貌。
④曲肱:全句是曲肱而枕之。语出《论语》十二章,"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为安贫乐道。
⑤阐:阐释。
⑥爻象: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指代吉凶。
⑦徵言:验证言辞。
⑧匪:不
⑨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⑩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C①隆:盛大。
②馨香:芳香。指代美名。
③莅:到。
④立雪之门:成语典故,意思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
补《颜子所好何学论》:嘉佑元年(1056),二十四岁的程颐在京师太学读书,主管太学的教育家胡瑗以《颜子所好何学论》为题试诸生,程的文章得到胡的赏识,授予他“处士"的身份。
⑤祠宇:祠堂,神庙。
⑥春风之座:比喻得到教益,感化。
译文
你从根本上去学习至诚之心完美的德性,终于成就正直之德。继承了(儒家)的中正之道的节操,子承父业,跟长兄一样,有崇高的品德,(二人)难分高下。用儒道侍奉君王,大臣们都有耿直之风,与圣人为伍,有儒者高大的形象。追求孔颜最精粹的理论学说,做到安贫乐道。深入研讨(代表)吉凶的言辞,(在你的实践下)儒道在基层得以引导传播并不遥远。作为儒道经典传承的代表人物,应该千秋万代去光大其美名。朕以时巡察(各地),亲临伊洛大地,怀念哲人似乎还在,你那教诲弟子的故事依然流传。二十四岁时,入京求学,凭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奇文,得到赏识,一举成名。看看你的神庙,就知道你思想的光辉,就如同得到教益,受到感化。将用祭祀之礼仪,派遣专职官员前往,希望你的在天之灵前来飨用。
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马五三,男,生于1950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1970年参加工作,洛宁一高中任教,中教高级教师。2010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