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才能写好一首诗
作者:陈昌文
之前,“诗韵楼观”转来梁喜红老师创作的抒情散文诗《四月的遐想》让我欣赏,看可否写点评论或如何为诗的文字,由于自己也是书海中的小学生,点评梁老师作品实不敢当。但就读梁喜红老师《四月的遐想》的心感想可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一首好诗应具备哪些特征:
1、诗情:诗中应有的情致情调。也就是主情。它可以表现为旷达,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挚。俗语说:不能感动自己,何以感动他人。
2、诗意:诗中应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它的语言是优美的,它的层次是分明的,它的脉络是清晰的。他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
3、诗味:他首先又牵涉到诗情,情味一定要厚重,又要自然,更要巧妙地化有形为无形。它融情融物于一炉,使人看不到,摸不到,但细细品味却又能领悟得到。
4、诗趣:诗人以灵动的触笔,充满个性化的色彩来表现的一种审美情趣。来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5、诗旨:主题应鲜明,形象要生动,发言遣意必须迥异于常人,并蕴含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震撼。
6、诗品:大凡好诗,必有风骨、格调和神韵。而俗诗几乎没有。好诗通常为人赏析,也常为诗家、诗评家品鉴。
7、诗风:同兼几种风格的诗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诗风反映的是作者的自身修养、精神面貌、处世态度以及孕含的人生哲理。大致可分为旷放、豪逸、幽愤、蕴籍、冲淡、清婉等等。也有的诗家诗风较平易,随机,不在此列。只要是见功力、见丰采、见骨概,都是佳章。

诗的起承转合注意事项
无论是七律,散文诗,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承句注意事项:
诗的承接之法,要点是紧接起联。写景色,写情绪,都要不松不紧,若即若离。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了。接续起联,但不要和起联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
承联适宜匀称舒缓一些,尽量不要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绪表达。
基本原则是跟着起句走,注意这个“跟”字,要跟的住。说白了就是一个连贯性,承句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转句的注意事项:
诗的“转”非常重要。
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转的概念好理解,转的处理却需谨慎。转要转得使诗为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
总之,要注意以下几点:1.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2.不断裂。3.形转而意不转。这里的转,只是形上的转,并不是指意上的转,不是说从这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
合句的注意事项:
“合”就是诗之收尾了,也称为“结”。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句子。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
特别强调是抒情,情,自古就是人间笫一绝唱,而真情尤为可贵,真情流露的人,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能使山河倾倒,风云变色。所以要有独特的抒情手法,准确表达对大自然炽热的心理,让人读过千遍万遍还想读。
最后愿梁喜红老师再接再励,写出更多美文佳作!




陈昌文,男,195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易经世家,周至县楼观镇军寨村人。本人酷爱学习,法律专业工作,业余向诗词专家月人老师学习诗词,写散文已成嗜好。近十年来作诗填词达五千余首,另有散文。每篇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弘扬正气,鞭鞑时弊,而得赞誉。

刊头题字:郭宝庆
编辑:诗韵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