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昌华 朗诵:谢东升
音乐设计:凯文

不知道在哪条高速公路
大货车排成了一条长龙
不清楚已被堵了几天
司机们焦头烂额精疲力尽
严防死守的抗疫防控
无奈让飞驰的车轮寸步难行

没有人出面组织
没有人下达命令
沿线的村民自发而来
一个个老乡闻风而动
听口音像是河南山东
看样子像是姐妹弟兄
他们和司机萍水相逢
司机和他们素昧平生
一笼刚蒸好的馒头
浸透了无言的关心
一碗热腾腾的菜汤
传递着浓浓的深情
一锅香喷喷的燉肉
送上了家中的温馨
一根根竹竿挑过了
一路之隔的铁絲网
一袋袋吃的喝的
送到了司机的手中
走南闯北的男子汉啊
竟一下子潮湿了眼睛
一句句“谢谢、谢谢”的南腔北调
道𣎴尽发自肺腑的感恩
一句句“𣎴客气、不客气”的本地方言
道不完扶危助困的好民风
此情此景,我想起了战争年代
老辈人用小车推送出
大决战的胜利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特殊时期
后代们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一脉传承
是啊!急人所急,雪中送炭,
历来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老传统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是咱老祖宗几千年传下的好品性
这是黄河长江亘古不变的涛声
这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瑤”的新诗经
2022年4月的倒春寒
让我们记住了这些
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
记住了他们在守望相助中
和我们的一路同行
记住了他们在四月的春风里
再一次把中国感动

2022年4月17日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历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副主编《九都诗踪——洛阳四十年诗歌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朗诵:谢东升,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本刊编辑:杨建松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