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贝
文/王丽英
听说金桂花有宝贝,谁都没见过。
金桂花老伴过世后,五个儿女都争着养她,可她心里还像打翻了五味瓶,酸酸的。孩子们和她闲聊时,都有意无意提起那未见面的宝贝,想一饱眼福,但金桂花总是故意岔开话题,避而不谈。
日子在儿女们神秘的期盼中匆匆滑过,转眼,金桂花已过八旬。人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金桂花也没逃过这劫,刚过完八十寿辰就病入膏肓。临咽气时,哆嗦着手解下衣襟上的钥匙,想说什么,可一个字没说出来,便撒手西去了。
这些儿女就像千手佛,都想抢到那串珍贵的钥匙。村长怕他们兄弟反目,便急中生智,等办完丧事,我作证,把老人的宝贝平均分给大家。
于是,金桂花被体体面面地安葬了,当村长打开她那紧锁的柜子时,一双双渴望的目光,立刻呆滞在半空。那宝贝竟是五枚生了锈的铜钱,钱币上的字迹已模糊得分不清年代。这算什么宝贝啊?儿媳妇们怅然若失,暗自为给婆婆花去的诸多费用叹息。
村长说,那也是老人留下的遗物,每人分一枚,作个纪念吧!哥几个不屑一顾地把铜钱扔在地上,谁都不稀罕那生了铜锈的纪念。
老大媳妇说,老人的东西能避邪,我拿回去给孩子编锁。
一年以后,有好事者说,金桂花的铜钱是无价之宝,一枚能兑换十几万元人民币。
哥几个来找老大要。老大媳妇急了,当初是你们不要的,我捡回来就成金子了?已经给孙子编锁了,谁都不能打开。
哥几个见老大夫妇态度强硬,只好诉诸法律。法官开始调解,大家都互不相让。老二、老三还请了律师,律师们各为其主,分别阐述老人遗产应平均分配的法理。
几个回合下来,每家付出的各项费用都有增无减,大家都抱着一线希望,认为这些开销花得值,等那枚金贵的遗产分到手,什么都解决了,他们就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等待着审判结果。
宣判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脸上挂着喜悦,盼望法律能为他们找回那个期盼已久的“公平”。
十点一刻,法官郑重宣读判决结果:根据多方要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财产继承权的有关法律规定,金桂花的遗产——五枚铜钱,平均分给五个子女,各一枚。
场下立刻响起欢呼声,老大媳妇不服判决,叉着腰在法庭上吼。那几个铜钱他们扔掉了,是我保存下来的,凭什么分给他们?几个弟媳寸步不让,大嫂也太贪了,如果不是我们上诉,这些遗产你就独吞了,真是财迷心窍。
法官用法锤镇住喧嚣的人群,继续宣读专家鉴定:经有关专家鉴别,这一组铜钱是晚清时期流通的钱币,不拆开还有些留存价值,如果打开,每枚的市场价值只有几元。
“这……这怎么可能……”大家惊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