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九章)
作者:李汉武
演诵:游子吟
音频策划、指导、监审、导语诵读:魏静
音乐合成:碧云天
编辑制作:娲儀

木塔缘导语:
翻阅浩瀚历史文献,寻找应县木塔古迹。历经层层艰险,绘测成功凯旋!他就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请听文声国际小说演播团队为您奉献李汉武老师的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九章)!

金二嫂端来了羊杂烩粉米糕,另加一大八碗滴溜,说“梁先生,你给我办了件好事,我心里的烦恼没了,淑贞总算脱离了二麻子的纠缠,走上了正道。这羊杂烩粉米糕,还有这滴溜儿是俺们县的有名的小吃。你近日肚也好的差不多了,吃这个没事了。”
“谢谢了。这几天来要不是有你的精心照顾,我的病才好的这么快,真得该好好谢谢你!”
“不说这些客气话。佛说这叫缘,古人好友一句啥话叫,叫……你们问人说的,意思就是大老远远也能见到的意思吧,俺瞎憋丁,只是听驻店的人常说。”
“千里有缘来相聚,无缘对面不相逢。是这句吧。”
“对对对,就这句,就这句。还是文化人记得真。”
“大嫂,不说这些了,有件事想问问你。那个塔刹能上去吗?怎样上去?”
“听说塔刹外边挂着铁链,人们就攀着铁链上。有好多人上过,靠近木塔学校的小娃们都上。不过近年来好像没有人上了,有人说那铁链年长了,生锈了,不牢靠了。”金二嫂马上又说,“梁先生那可不敢上去,不是闹着玩的,那么高,看见就胆颤,你可不能冒那个险。”

梁思成笑了笑。
金二嫂接着说:“还听说,上面有个什么轮子,还能转。胆大的人还爬在那上面转圈,那都是些冒失鬼,人们说,应县塔,离天二尺八,上去就等于上天了。”
在梁思成看来,要是登不上去就无法测量塔刹,更不会知道塔刹的设计。他只是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塔刹有十米多高,由基座、仰莲、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具体情况,只能是亲自上去实地考察。
金二嫂的一番话也让他有些担忧。不过根据他考察其他古建筑的经验,登上塔刹不是没有可能的,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几次危险都是有惊无险,他想只要有思想准备,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
父亲不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也是家庭教育的楷模。他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受着父亲的影响,有着一力担当的责任感。他想,父亲能为维新变法而冒着杀头的危险,敢于公车上书,自己又何惧于一个塔刹?
他眼下还不能完全摆脱病魔,在这段时间内,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把病治好,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影响了最后的测量。
木塔的风铃再次响起,像一首美妙的音乐,他每当听到风铃声的时候,精神便为之一振,这种特有的天籁之音,就像一支华尔兹圆舞曲——他和林徽因都喜欢这支曲子,二人在舞曲中翩翩起舞。他想念她和刚满一岁的儿子了。

深沉的夜,静的连星星都懒得动。
他两肘子搁在桌子上,两手托着脸,闭着眼睛。
大脑里满是出来这几天的回忆,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
应县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这么一个偏远而小小的县城,风浪不亚于一座大城市,小小的蚂蚱竟然五脏俱全,在大同的那几日,无非就是环境和生活上的困难,可这里除了生活上可以些外,意外的事情太出乎意料,甚至防不胜防。
按照习惯,这是最静谧的时刻了。在这个时刻那些烦人的事都消失了,美好却在眼前,他心情的平静和力量都可以恢复,然而,他的思想却打破了常规一刻也不能宁静,蚊蝇不时地在他身边飞来飞去,他照旧用手拍打着,有些不忍心拍死它们,它们获得也不容易。他又想起了那个黑衣蒙面人,那神出鬼没的行踪,让他吃惊!他从他身上寻找着神秘,也充满了信心。
金二嫂提着一壶水进来了,边拿起碗倒水边说:“是该睡的时候了,明儿还要工作。”
一碗冒着热气的水,放在他面前,她斜跨在炕沿边,注视着他。好像从他那深沉的眼里,仕途寻找什么。
“你好像在想啥?心情烦躁了?”她问。
望着金二嫂,眼睛忽然豁亮了,从心底里涌出了一股泪水,赶紧举手擦掉。
“没什么烦恼的,只是舍不得。”就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这句话擦真正暴露了他的烦恼。
“一样,俺也舍不得,过来看看。”
他再次望望她,她眼里的留恋已经化成了泪花。

“你明儿还是小心点,我总是放心不下。”金二嫂的担心完全写在脸上,“你得保证不出事儿。我想你会爬上去的,可是你的身体总让我放心不下。”
温暖的话语,温馨的提醒和担忧,多像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叮嘱,甚至比母亲还要深沉,坚定。他的心灵受到了震惊。
“你这一走,不知啥时候再能见面。”她抹了把眼泪,“淑贞也不知道在外面咋样了?兵荒马乱的,总叫人放心不下。哎,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他实在想不出多适合的语言来安慰她,他也知道什么样的语言也难以驱赶她心中的挂念,他只是沉默着,聆听着她吐出的心声。
这几天,他给她添了不少的麻烦,也让她担惊受怕,更让他佩服的是她内心的强大超过了他的想象。
失去了丈夫,支撑着一个客栈;放走了了女儿,失去了亲人;官、匪、兵、盗、賳还时时扰害着她,二麻子经常逼着她要淑贞。她头上压着泰山一样的重量,可她并没有一声怨言,依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像那木塔百折不挠。
他被木塔的神奇所折服,也被金二嫂的精神所折服!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看你的,你的好,我记在心里了。这辈子,你是我遇到的最坚强、最明事理、最热心的好嫂子。”
“无论啥时候回来,我都欢迎你。”她补充说,“只要你明儿平安地上去下来!早点睡吧,不要熬眼。”
听着她离开的脚步声,他再也控制不住了,为了表达对她的感激,他赶紧掏了一把大洋,追了出去,可是,走到门口,立即停住了,看看手里油腻腻的大洋,马上后悔了,他恨自己险些犯下一个天大的错误,怎么能用这些肮脏的东西去玷污金二嫂的人格呢?

作者介绍

李汉武,山西朔州市应县人。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朔州作协会员,李林研究协会会员,《应县文艺》执行副主编。有诗歌、散文、小说、赋、戏剧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网》、《中财论坛》、《中国散文网》《中国赋学网》等网络。部分作品刊登于《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赋都新苑》《三晋赋》《诗文杂志》《李林与英雄文化》《朔州日报》《朔州晚报》《平鲁文艺》《应县文艺》《应县信息》等。获奖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赵一曼赋》《僧格林沁赋》《菊赋》《应县赋》等。《应县木塔赋》《北楼赋》《应县赋》《应县石柱山赋》《应县木塔风铃赋》等载于《方志山西》。《应县花灯赋》于2018年元宵展示于应县清宁公园。

游子吟,热爱生活,喜爱旅游,兴趣爱好广泛,用声音诠释和分享生活中的感动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