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陈忠堂散文和书法作品专辑

作者简介:陈忠堂,山西万荣人 ,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 、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会员、吉林市孔子学会焉哉谜社社员 、九洲诗词文学总社会员。作品有《难忘的一支歌》《青春有痕》《吉林工业四十年》《走过四季》诗集 ,曾在地方报刊 网络平台发表多篇文章与诗篇。
◎母 亲
母亲离世已两年,她未等到米寿,因心梗去了天堂。从此,没母亲了,那个带着大爱呼唤我乳名的人,让我泪奔痛心。
母亲出生在豫北,她退休之后,我陪着去了几次那个她称为故乡的地方,一条从岳飞故里汤阴驶来的小火车路过村口。母亲带我越过小铁路时,说出她稚嫩童年的隐痛。日本侵华鬼子时常在这儿出没,一次膏药旗在岗坡闪着,大人们急忙给孩子兜里揣几把花生,匆匆跑到远处沟壑藏匿。村里烟火枪声熄停许久,人们才陆续回来,倾刻满村陷入哭嚎悲惨中。母亲家的房屋已是一片废墟,残垣断壁间烧焦的粮食尚有余烟。村庄一片狼藉,日寇三光政策让人悲惨至极,精神崩溃的我的外祖母隨即撒手人寰。母亲指点路基下的一片空地,说:这家被日本鬼子杀了七口,记得摆了破木板钉的大大小小一排棺木。那年七八岁的母亲被换了点粮食背井离乡去了晋南。命运多舛的母亲真是苦命!
从小民族仇恨的种子播在心里,母亲坚定跟着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不变,党旗下宣誓那天起母亲就競競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我是在市报上看到母亲的模范事迹的,报纸整版面的报道还配发照片,方知母亲全身心付出的敬业精神。劳动模范的母亲晚年上下六楼时,腿脚行动很是吃力了。单位上级工业局有个干部,每次见到母亲都是热情相迎,问候关照,对我说你妈妈这老人家慈心善面,心眼好使啊!知我母亲行走艰难,便主动说要为母亲申请安居廉租房。不久,市总工会临时分配一套电梯房让母亲居住,妹妹照顾她的起居,为此母亲感恩不尽。我每次看望母亲时,她总是说现在的日子多好,感谢党!感恩啊!
母亲贤德忠厚,心地善良,助人为乐,朴实无华。记得我学龄前多次跟母亲去扫盲班学习,母亲聪慧好学,书写字迹秀丽,记叙思路清晰。晚年时光里,母亲经常捧着那本厚厚的书孜孜不倦的阅读,慢慢地送我进入梦乡,那声音就象我小时睡前母亲甜怡的摇篮曲。清晨,我醒时见母亲早已坐起,低头躬背为我缝着一双又一双大码鞋垫,那细细针脚不减当年她的女红巧活。我捋着母亲后背,感受温暖。
看到母亲的渐老面颊,忽然我觉得从未如此细细关注过她的美观。印记在我心灵深处母亲最美的是那时上色的一张像片。紫红色毛呢外衣配着领口淡彩色纱巾,满头乌黑卷波,俊丽脸颊显示母亲的青春年华。小时候,对于儿女,母亲就只是母亲,眼睛里只觉得她的崇高,成年了少许关注过她面庞的消瘦或丰腴,愁苦或愉悦的变化,总是觉得岁月悠悠……
壬寅年,春寒料峭,我手握一把蒼凉,清明时节倚窗西望,封城宅家,仰望长空,遥寄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陈忠堂书法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