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稔子》
作者:愚呆木 诵读:婉晴
时下,又到稔子花开的季节了,虽然我已有多年没上山采摘食过稔子了,但稔熟季节的地方歌谣却历经半个世纪还萦绕耳际不衰;一句“稔子开花花对花,阿妹摘花笑哈哈,稔子开花,开园摘瓜,稔子好吃,牛牯苦力”的顺口溜,生动形象地唱出了时令季节的岭南实景。

稔子,是生长于岭南地区山岭、丘陵上的一种特有野果,每年四月初开花,于六至八月果熟,熟透了的时候是乌紫色的浆果,半熟时的果是紫红色,其果实甜美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稔子,又名山稔,成果状似妇女乳头又俗称“山乳”,因越来越多的人知到了它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时下有人称稔子为“乡下人的补血果,城里人的红桃K”,可想其确为天然的野生补益珍果。
稔子开花有红、粉红、白、玫瑰红色,状似梅花,漫山遍野,绚丽多彩。幼枝嫩叶常为红色,结浆果呈球形或卵形,未成熟时较硬,内有一条棒柱状的肉心,周围有较多扁细如芝麻的核在紫红色果浆中,果蒂上有宿存的萼片。稔子不单即食可口,其果实还是酿酒的上佳品,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功效有养血、补血、涩肠固精的作用。除其果实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其根和叶子也有药用价值。儿时,每当家人拉肚子或肚子不舒服时,妈妈就上山采摘稔子叶煮水当凉茶喝,效果相当好。

说起摘稔子,孩童时代的欢乐景象便如在眼前,为了摘稔子,我们小伙伴还经常三、五成群地逃课。我家背靠山岭,每到稔子成熟季节,哪可要用漫山遍野来形容了。果树虽然不算高大,很多都是单丛生长,而结果较大的树周围往往都被芒基草或黄毛草包围着,特别是生长在荒冢上的那种,可能是营养较丰富之故吧。每见到这种情况便要小心谨慎了,因为丛中经常有鹧鸪或毛鸡等鸟儿突然飞出,会吓你一大跳。更严重的是会有黄蜂或瓮蜂(杀人蜂)在哪里筑巢,每当采摘稔子摇动树枝时往往会惊动它们。这些蜂儿都有较高警惕和毒性,当感觉到有敌人入侵时,便会燥动不安乃至主动攻击人类。俗话说“最毒不过黄蜂尾后针”,可想而知它的毒性了,一旦被马蜂蜇中人时你绝对不会好受。

说起儿时被马蜂蜇至今仍心有余悸!中年人都知到,特别是六、七拾年代出生的人群。那时物质相对馈乏,很多东西都要凭证购买。由于缺衣少穿,在夏天的农村少年男子穿得特别少,一般都是上身一件背心汗衫,下穿一条短裤,脚穿一双木屐非常简单轻松。就这样在几乎无多少遮掩的情况下去摘稔子,虽然这样很方便,在稔子多的时候,可以脱下汗衫再在衫脚打个结,便成了盛装稔子的篮子了。但一旦遇到被马蜂(杀人蜂)追蜇有多惨可想而知,我是常领教的其中之一人。“蜂仔眼利利,专蜇人面皮”是当时被蜂蜇人的写照。因为人的头部较暴露,一般被蜇时伤在头部的较多,而被蜇中时的感受很痛苦。如是普通黄蜂还能忍受,一般在开始时较痛,大约1小时后变为痒痛,而后便是受伤部位扩散肿胀,脸肥大得连眼晴都挣不开,不过这不须用药,只要多浸泡在水里或多游泳,几天后便会自癒。但如果是那些瓮蜂(杀人蜂)蜇中的话,就算是被水汤、火烙也没有那么疼痛!反正就是“锥心蚀骨”的感觉。我曾被普通黄蜂蜇过多次。有一次因太过淘气惹怒瓮蜂(杀人蜂)在大腿上被蜇了一次。当时是痛得只能用“屁滚尿流”来形容了!在蜂毒的强烈作用下,大腿肿胀大约5天且拌有发热、发冷如重病一场,之后伤口化脓成疮足有一个月,至今留下一个永远无法复原的凹疤!

那时的农村少年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是不论谁人被蜂蜇了都不准哭,哭了就会被认为是“软骨头”。我被马蜂蜇后是强忍着不哭回到家中的,让爸爸看见了他也一言不发,只是当头就一记“眼冒金星”的耳光,我这才忍不住大哭出声。

岁月葱葱,绕耳不衰的那句“稔子开花花对花,阿妹摘花笑哈哈,稔子开花,开园摘瓜,稔子好吃,牛牯抵力”,生动形象地唱出了岭南夏日季节实景的童谣又萦耳际,但时过境迁,我也已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