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虎年建成7人居“T型”中国空间站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4月17日新华社、央视网消息,4月16日上午中国航天“3英雄”,刚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乘神舟13号凯旋回家。4月17日中国航天办又宣布:虎年已落实“天舟”货运、“神舟”载人共6次航天飞船发射计划,先后将“天问”、“梦天”与在轨“天和”核心舱对接建成“T型”可供7人居的中国空间站。明年,中国空中站将架起航天望远镜;同时启动“近地航天”向“地月航天”转换计划——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三步。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报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4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通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我们全面突破并掌握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完善了任务的组织指挥体系,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运营管理体系,取得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综合效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4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我国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这6次任务分别是:

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他们也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
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至此,包括天和核心舱在内的空间站三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4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我国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能实现可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可搭载7名航天员。同时,正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4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众多领域。特别是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新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4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纵观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月球一直是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块热土,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他说:“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千年来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神话梦想将会成为现实。”

笔者认为,虎年是中国航天的大年。4月16日上午中国航天“3雄”刚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乘神舟13号凯旋回家。4月17日中国航天办又宣布:虎年已落实“天舟”货运、“神舟”载人共6次航天飞船发射计划,先后将“天问”、“梦天”与在轨“天和”核心舱对接建成“T型”可供7人居的中国空间站。明年中国将在中国空中站上架起航天望远镜;同时启动“近地航天”向“地月航天”转换计划——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三步。特赋《卜算子》为评为观。
天和驻苍穹,
繁驿忙中静。
寅季神舟多往来,
地空穿梭影。
问梦相继行,
七杰居仙省。
架起探空望远镜,
月亮睽眠冷。
——2022年4月18日凌晨时事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