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喝粥
——写在农历腊月初八
作者 任学路
诵读 深蓝的雪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民族节日,活动内容繁多,气氛热烈喜庆,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的快乐
可以拉长到一个多月时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年从腊月初八开始,人们就开启了过年的程序,自腊八至大年初一,有一整套民谚提示人们每天要为迎接春节做些什么。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腊七腊八,冻烂脚丫,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这类民间谚语都是说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其实这也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冷在屋外,热在心里,人们在用对生活的热爱,用迎春的热情去驱散寒冷。
腊八这天,人们会按照民俗做两件事情,一是喝腊八粥,二是泡腊八蒜,腊八粥是当天喝的,腊八蒜是大年初一吃饺子时用的。熬腊八粥需要耐心,泡腊八蒜需要经验,两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反映出操作者对生活的认真程度。
腊八对于我来说,还多了一种意义,因为这天是我母亲的生日。老人家从来都是过阴历生日,所以每年腊八这天,我们家都会吃一顿面条,祝愿母亲健康长寿。
中国的农历契合着天时,
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讲究,
特别的日子都大有来头,
只要是节一定会内涵丰厚。
腊八节的萌芽期,
在称作“上古”的那个时候,
那年月人们祭祀,
祈求祖先和神灵护佑丰收。
喝腊八粥的习俗,
也是历史悠久,
到了腊八这一天,
都要熬一锅粥。
花生、小枣、栗子、核桃……
这粥用的食材很多很杂;
大米、小米、黄米、薏米……
开锅后用微火煮到粘稠。
沸腾的开水,
将食材的分子解构;
热闹的锅里,
充满了激烈的渗透。
飘出的一股一股香气,
将人引诱,
盛上一碗端起来吸溜,
一口一口。
喝腊八粥,腌腊八蒜,
腊月初八的韵味醉人。
都说过了腊八那就是年,
春节的脚步已临近门口。
腊八粥的传说版本不同,
腊八节的习俗都在坚守。
一代一代在民间接续传承,
祖辈父辈在前面子孙在后。

冬至的内涵
——写在农历“冬至”节气
作者 任学路
诵读 高玉荣
中国的农历有二十四个节气
组构成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节气将整整一年
划分为一段一段
冬至之后还有小寒大寒
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
昼夜接替四季轮换
冬至开始日长夜短
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个节点
冬至一到
春天不远
这是夜长的极限
也是昼长的开端
任何事情都有限度
到了限度就会转变
从冬至到夏至
每天变化着时间曙光初现
从白日到夜晚
每天都证明一次光阴似箭
寒冬过后
接着是春暖花艳
接续循环
就这样一年一遍
(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