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班级管理的一点意见
文/贾春民

班级是学校最基础的组织单位。健全班级组织,加强班级管理是关系学校整体管理体制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好的班风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班级管理提一下几点意见。
一、首先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班主任不仅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更重要的是管理班级学生集体的决策者和实践者。班主任要有自己管理班级集体的思想意识和管理主见,是一个有思想深度的教师。有管理班级群体的方法和艺术,是一个有教育艺术的教师。
1、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围绕学校管理工作整体要求和中小学生守则规范,结合学生实际,给自己所带班级确立几个管理目标,几个底线要求。时刻用目标统领班级各项工作(活动)。比如,班级要实现的卫生、纪律、安全、学习、文明目标和底线,要建立的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进取班级的宏观愿景和具体活动措施。 用目标统领管理,设计活动,实现目标。做有思想的班主任工作者。

2、要有严格的个性作风。班级管理既要和风细雨,又要严格、严厉。现在普遍存在的班级管理问题是班主任不能严格严厉。 重说教而轻严格。 好的家庭都会有好的家风,不能把班级管理成一个没有家风的班级,班主任要有“家法”,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要求学生做到的就必须让做到。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对做不到的一个也不放弃,要求什么就必须做到什么。这样时间久了,但凡班主任安排的任何事情,就没有一个学生敢敷衍应付。 家法一定要要严。否则时间长了,学生摸清了自己的做派,干什么都马马虎虎,班级什么工作都一塌糊涂。 严格严厉不是打骂和体罚,而是为了一件事、一种行为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不放弃的反复。 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敬畏班主任,感到这个事如果不做就过不了班主任的关的内心觉悟。 天下事最害怕认真,认真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二、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学生自治。
1、建立两支队伍:一个是班级干部队伍,一个是家委会队伍。
用班级制度和公约的方式,确定班级各项工作制度。发挥班委会成员的助手作用,用制度和公约为班委会成员履行职责提供保障。发挥班委会每一个成员的作用,让大家按制度配合班委会成员做好各自的工作。

班级家委会很重要,对家委会成员进行工作分工,让家长委员配合班级做好全体家长的思想引领,问题家长的个体帮扶,有关工作意见的征求,传达、汇总和交流工作,协助班主任维护好班级家长关系,做好班级社会性事务工作。
2、按照学校工作实际,发挥学生自我监督作用,建立班级“五员”:班级文化宣传员、红领巾监督员、卫生工作监督员、安全工作信息员,文明行为监督员。把班级全部学生按五员志愿分成五个组别,以值周形式,轮流值周监督,周末形成监督小结,周一班会总结。让学生以不同身份发挥各自的监督作用,使学生在监督别人的过程中促进自我。
3、按照班级管理实际,发挥学生个人作用,设立班级“五长”:灯长、门长、花长、桌长、窗长 ———。让学生志愿报名参与班级各方面管理,使班级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人操心,有人治理。
4、按照学习要求,设立班级读书管理领导。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至少在期中前和期中后给班级学生制定两种早读规范。从早读开始的时间,形式,学生的行为要求,读书的方式方法上统一班级全体学生。比如,低年级每天安排一人领读,大家天天轮流领读。期间对所有学生提出书本怎么放置,个人怎么朗读的细节要求。高年级全体怎么朗读?

不仅要重视早晨朗读,还要重视背诵,让学生前后相互检查,班级整体抽查。
要让学生养成快速集合习惯,养成公共场所接受教育习惯,知道在大型报告期间个人应该怎么做。如果有人不这样做,就要不只是停留在批评层面教育,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对所有人连坐。
总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学生行为习惯、文明进步的体现。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责任人,一定要有个人的班级管理思想和方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管理者,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用我管人人,人人管我的方式,实现班级学生管理自治目标,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202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