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红”/东方红之声之一
一一陈昌华朗诵诗选
原创 陈昌华 诵读 许建荣
音乐设计合成 许建荣 制作 一方文化
这是一首几代人
都会唱的民歌
来自陜北的黄土高坡
一曲李有源老汉
原唱的信天游
唱着唱着就唱红了山河
这是一个几代人
都爱叫的名字
来自13朝古都的一拖
一批五湖四海的建设者
叫着叫着就叫遍了全国

我的师傅的师傅很骄傲
是“东方红”的拓荒者
当年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
哪里没有“东方红”
辗出的车辙
我和我的师傅很自豪
成为“东方红”的传承者
如今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哪里没有我们
播下的春色
前方的道路并非
总是一马平川
有艰难险阻也有曲折
风靡全国的大四轮
也曾一度步履维艰
弯道超车的小四轮
也曾到处找米下锅

即便在山穷水尽
疑无路的时刻
我们没有彷徨没有失落
只要有“东方红”的钢筋铁骨
只要有一拖人不变的魂魄
作为“东方红”的传人
我们始终坚信,只要
我们的“东方红”还在
就没有过不了的坎
爬不过的坡

你看,你看
我们的“东方红”驶进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光依然那么明媚
天地还是那么广阔
你听,你听
无论是老乡飞驰的小康路
还是精准扶贫的穷山窝
更有新时代的一带一路
咱们从不过时的“东方红”
还是那么一路高歌

久居13朝古都的朋友啊
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你们在观赏这座
千年帝都的风光时
可别忘了洛阳第一
拖拉机厂的前世今生
还有“东方红”这部共和国
一五计划留下的
遗产和杰作
2018年1月11日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朗诵者:许建荣,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团员,喜爱朗诵,热衷美篇。1953年父母从湖南支援国家建设,来到河南洛阳,是一拖的第一批建设者。本人1957年在洛拖出生,就读于一拖的第二子弟小学和第二子弟中学,1976年进入一拖工作至退休。历经了一拖的鼎盛和低谷,2000年也曾下岗回家,但始终对一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依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