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七章)
作者:李汉武
演诵:呐喊&魏静
音频策划、指导、监审、导语诵读:魏静
音乐合成:碧云天
编辑制作:娲儀

木塔缘导语:
翻阅浩瀚历史文献,寻找应县木塔古迹。历经层层艰险,绘测成功凯旋!他就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请听文声国际小说演播团队为您奉献李汉武老师的中篇小说木塔缘(第十七章)!

纪玉堂将一碗熬好的汤药端了过来,说:“正好喝,赶紧喝吧。大行师还给弄来紫皮蒜。吃饭时就着吃。”
“真是辛苦大行师了。应县人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这里的人们心地很善良。”梁思成感慨道。
“哎呀呀,屁大点事儿,还值得先生夸。你们大老远跑到俺们这个雀儿不下蛋的地方,测绘木塔,俺们感谢还来不及,梁先生不要多心。”金二嫂将几个剥了皮煮鸡蛋拿了进来,说,“这也是治拉肚子的良药,鸡蛋抹浆。”
“辛苦你了,真不知说什么好。”
“看看看,又说两家话了吧。”金二嫂说,“吃完药,我给你下碗面吃,汤水热乎乎的,肚里舒服。”
梁思成喝完了药,又把金二嫂的鸡蛋抹浆吃完。半个多小时后,金二嫂将一碗热腾腾的面,端了进来,他亲手接过了面,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大家吃完了饭,都安顿着休息了。
梁思成的胃好受多了,没有那种凝痛的感觉了。
他又开始伏案工作了。
昏黄的油灯下,他在认真地绘制着木塔部件图,他几乎不用翻阅记录的资料,大脑里储存的部件稍微闭闭眼睛,就能闪现出来。
绘制建筑图对他来说,那是手到擒拿的事情,何况他胸有成竹。然而,对于木塔每一个部件的绘制,要比绘制其他古建筑部件,他更慎重,更严谨。线段,尺寸比例,整体定型,他都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拿起尺子和画笔的时候,他的大脑里就没有其他任何的杂念,仿佛置身于世外。

蚊蝇在他的周围飞来飞去,唱着优雅的歌,还不时地亲吻着他的脸、手指和手背,这些令人讨厌的蚊蝇,却和他伴随着漫漫长夜,为他驱赶着瞌睡虫。
他抬手拍死的一只苍蝇,掉落在图纸上,一滴血染了一个殷红的点,他赶紧拿废纸涂擦,没想到适得其反,辛苦了两个多小时的心血全然毁了。他懊悔自己的大意,也生气那只死苍蝇,于是,他烦躁地站了起来,准备下地走走,稳定稳定情绪。
刚趿拉着鞋,正要开门,冷不防一个人跌撞了进来,他神经质地后退了两步,才看清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问:“什么人?”
“别出声,外面有人追我,我在你这里躲一躲。”
“什么人追你?”
“别问那么多,快点儿。”女子十分着急。

他借着灯光,已经辨认出是那个在大寺街演讲的女青年,也就是二麻子说的关露。他也没有多想,把她藏在被窝里,然后,一口气吹灭了灯,也钻进了被窝。
不一会儿,客栈大门被拍得蹚蹚山响,金二嫂从睡梦中惊醒,忙着披衣开门,一看是二麻子,就问:“麻队长,半夜三更的有啥事,不能等天明了再说?”
“滚开,给我搜。”麻队长一声令下,几个警察便开始一间房一间房的搜查。
梁思成的房门“哐当”被一脚踢开,二麻子进来了,梁思成丛被窝里探出头来,问:“谁?”
“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
“原来是麻队长。大半夜又什么事?”

二麻子说:“看见一个女的跑进来没?”
梁思成佯装着打了个呵欠,迷迷瞪瞪地说:“连个鬼也没见,大半夜哪来的女人?”
二麻子拿手电晃了晃,说:“真的没有?”
“没有啊,我还能骗你?”
二麻子再次拿手电晃了晃梁思成的被子,猛然上去,一把被子掀开,看见里边有一个女的,问:“这是谁?”
梁思成害羞地说:“麻队长,这个,这个,不好意思说。”
“我看就像那个女奉军!”
“麻队长,不怕你笑话。你想啊,我出来这么长时间了,实在那个有些忍耐不住,就从街上弄来个解心宽的,她不是你说的啥共产党。”
麻队长一把抓住那女的头发,用手电晃晃她的脸,说:“不错,就是那个女奉军,还敢抵赖?”

金二嫂在门外听得真切,一看情况不妙,进来说:“麻队长,认错人了,这个女的是我为梁先生找的解闷的,就她那样你咋看成公的了,明明是个母的。”
麻队长说:“我说他是奉军。”
金二嫂说:“麻队长就别玩笑了,公的肥有啥用,母的肥才软和。”
麻队长推开金二嫂说:“球也不懂,啥公的母的,一边去。”
麻队长其实也是咋呼,他根本就不认识眼前这个女的,那天大寺门前,他还没来得及看一眼那个演讲的女的长啥模样,就被黑衣人救走了。
梁思成怕把事情弄大,急忙下地,从兜里掏出五六个大洋,说:“麻队长,小意思,拿去喝酒吧。别和一个臭不要脸的女娃娃弄长短了,若要传扬出去,我这脸面往哪儿搁?再要是让我妻子知道了,还不闹翻天,你就行个方便。”
麻队长接过大洋在手里掂了掂,对梁思成说:“不过官路摆两行,无不了差和粮。一码归一码,这个女的我还是要带走的。”
“麻队长,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不会又想吞钱财,又不想替人办事吧。还讲道义不?”金二嫂说。

“啥道义?我说的就是道义。”
“啥狗屁逻辑!”淑贞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门口,“欺负孤儿寡母,还有理了?”
“嗨嗨嗨。淑贞,你咋不好好睡觉起来做啥?”二麻子的脸马上变了过来。
“大半夜狗撞上门,吵得我睡不着。”淑贞说,“我就不明白了,你咋和俺们一家人过不去,到底为啥?全城这么大,你咋专门搜俺家,莫非俺们头皮好起土?”
“不,不,不是你说的这样,是一个女的跑到你家门前就不见了,才进来的。”
“跑我家门前不见了,你就断定进我家了?为啥不进邻边家去搜?”
“哎哎哎,也许是我来你家来的腿熟了。对不起淑贞,我这就带人走,带人走!”
“你把那女的也带走吧,反正她和你也是一路货色,领回去叫她给你做个老婆,不是正好吗?哈哈哈哈。”淑贞说完哈哈大笑。
“我打一辈子光棍也不娶破鞋,淑贞,我不是那样的人,你别瞎想,别生气,好不好?”
金二嫂送走了二麻子一伙,赶紧把大门插上,返回了梁思成屋里。
关露说:“谢谢你!不过你说得太寒碜了,把我当啥人了?”
“你是啥人,为什么半夜让警察追?”

作者介绍

李汉武,山西朔州市应县人。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朔州作协会员,李林研究协会会员,《应县文艺》执行副主编。有诗歌、散文、小说、赋、戏剧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网》、《中财论坛》、《中国散文网》《中国赋学网》等网络。部分作品刊登于《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赋都新苑》《三晋赋》《诗文杂志》《李林与英雄文化》《朔州日报》《朔州晚报》《平鲁文艺》《应县文艺》《应县信息》等。获奖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赵一曼赋》《僧格林沁赋》《菊赋》《应县赋》等。《应县木塔赋》《北楼赋》《应县赋》《应县石柱山赋》《应县木塔风铃赋》等载于《方志山西》。《应县花灯赋》于2018年元宵展示于应县清宁公园。

呐喊,三耳听雨朗读小课堂竹组成员,一九八七年出生于河南九朝古都国花牡丹之城洛阳市,为数不多爱好中更热爱于声音艺术,阅读、朗诵、有声,愿与您用经典读岁月、读生活、读你我。

魏静,网名:静静的时光,朗诵爱好者,大连中山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