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家庭人员简述........................1
一、幼年点滴........................3
二、回忆学生时代..................5
三、青年时代的活动..............9
四、烟类专卖的隐蔽活动........32
五、在中高村一段...................34
六、多变的而立之年...............37
七、山西八个月 . ...................45
八、第五次返回洛宁...............48
九、洛宁县城解放前后............51
十、到洛南县第三区三个月.....52
十一、动荡的一九四八年.........55
十二、洛宁县城的三年.............63
十三、省公安干校半年.............73
十四、地区公安处三年.............74
十五、省粮食厅保卫科.............76
十六、困难时期抓粮食..............77
十七、急需人时到银行.............80
十八、“文化革命”年代..........81
十九、恢复工作.........................88
附:老来学写的“四不像”........90

三、青年时代的活动
11.又被分配回洛宁
陕公学习三个月毕业后,返回洛宁。和来的时候不同,按里程计算,学校还发给路费。经过西安八办时,住了三天。因当时国民党特务人员较多,自然不能到街上去观赏西安这个古城美景,就遗憾地离开了。
五月底的天气,河南有些地方就要收麦了,可延安的麦苗还是刚要起身。从西安乘车到渑池县一段,因山川气候多异,而麦子也有高低和青黄之分。
可怕的是遇见了一个奇怪的青年人,我们从西安乘的车,是八办包的货车箱,乘客全是从延安毕业分配出来的学生。
不知从哪钻上来一个陌生人,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长得很漂亮也很聪明,自己介绍说是江苏人,从兰州回家的。
奇怪的是到渑池我下车他也下车;我找哪个小旅店,他也到哪个小旅店;我要吃饭,他也要吃饭;吃了两口说人家做得不好吃,即付钱了事,像个浪荡公子钱很多似的。这些倒和我没关系,可怕的是,夜晚小旅店大家都睡在一个大土铺上,我自己带着被子,当然个人用。
那个人租赁个被子,便向我提出怕有虱子,要合着盖我的被子,为避免闻脚臭气,要求睡到一头,我很不好意思地同意了。
躺下之后,相互谈话时,好像很亲热似的,将手放到我的胸部,我慢慢推下去,一会儿手又放上来,此时我真不了解他是什么人,我特别害怕他是个特务,会用什么无声的东西来害我,于是便拼命的推开他,穿好衣服到另一头去睡,可那个青年仍装着像没事一样。
因为我在延安学习过警惕特务分子,所以,当时心想到警察部门去报告,但又没什么根据,只好不出声。
天亮起床后,趁他说要到城里去找人的机会,我就赶快背起行李向洛宁方向走了,还担心地边走边向后看,唯恐那个特务撵来,到河底将成解要我捎回家的旧衣服交给他家里人后,自然的我就放下心了。
回忆此人之事,虽然有些奇怪,但自己当时真是幼稚得可笑!回到洛宁县城,进东城门时又恐被搜查,幸没人过问,即到县中学见韩达生及其他县委领导。
汇报情况时说,自己此次学习东西不多,领导说只是到延安去看看新事物,开开眼界,就是很大提高,我心里感到很温暖。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