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场美丽的盛宴。你可否与百花一同闹春?
“绿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寒冬里蛰伏太久的人,无不期盼春意早闹吧?
2022年2月下旬,最后一场春雪还未消融,我如同渴望亲人的来临一般,急匆匆地出门盼春、寻春了。
那一日,雪过天晴,首次抵达武功山脚下的民宿“竹格”。热情的老板娘给我们欣赏,她前一晚拍摄的雪景片与视频。山里的春天好似睡意朦胧的少女,刚刚咪咪地睁开眼睛。太阳羞羞答答露了半个脸。以为只是我心急,不成想,一会儿,便涌来一拨又一拨寻春人。
也许是盼春者热切的呼唤,亦或是寻春者急促的脚步,春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片刻惊醒。人们卸下厚厚的棉袄。爱美的女人三五成群,换上漂亮的衣裙,色彩缤纷、款式各异,唱歌跳舞、拍美照、拍视频。笑声、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好不欢快热闹。宣风三宝,为春天节日里所有的女性免费开放,让她们度过春阳慷慨、春意盎然的女神节。

春天是人世间最风雅最深情的季节。万物皆醒,小草茵茵,树叶吐绿,嫩芽破土而出。一切都是蓬蓬勃勃的样子。
春天是属于女人的季节。百花争艳,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不是说女人如花吗?女人这朵花与大自然的花朵互相媲美、彼此珍惜、共同欣赏。
于是,我寻春,春伴我,一起闹春。花开花谢是春的主题,春日无事,花事而已。花痴在春日,天天为花而忙。
桃花开了。我扑向一朵朵盛开的桃花。桃花自由自在随枝条之势开放的模样,宛如情窦初开的纯情少女,一颦一笑,全在自己当时自己的心情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些文人雅士对桃花的歌咏,亦如一朵朵桃花在脑海飞舞。

倘若在桃花盛开,春色撩人之时,来一场有情人的邂逅或重逢,刹那回眸,深情对望,那也胜过朝朝暮暮的长相厮守?即便离去,亦是美好,相思有了皈依。
可陆游和与唐婉在沈园的的邂逅却是无语凝噎,无限惆怅。原本一段美满婚姻,最终却是劳燕分飞。他们是在桃花一地落红的春日重逢?不然陆游怎会挥笔写下“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美丽的春天发生,让人闹心,亦是寻常吧?
梨花开了。那一簇簇白得晶莹的梨花,真是“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清风时入户,几片落新衣。”陆游也好,黄庭坚也罢,两位宋代才子诗人对梨花的咏唱,自然是妙不可言。可总感觉少了些回肠荡气的意蕴。
怎么一看到梨花,倏然想起“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是不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是杨贵妃的专属?素洁的梨花花瓣间滴落的雨滴,是阴阳两隔的相思泪?“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亦或,千树万树梨花开,犹如纷纷雪花来?原来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油菜花开了。儿时记忆里最清晰的菜花。如故乡亲人一般。行走山头间,漫步田野里,到处都是故乡的亲人。如同到处都是一抹抹耀眼的金黄。一次次扑向油菜花,徜徉花海,只为相拥亲人,只为儿时最美好的过往。
当桃红梨白繁华落尽,荡然无存时,“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唐代刘禹锡为官被贬出长安走向田间地头,也许是身心的回归。经历世事沧桑,看遍风云变幻,人生删繁去简,返璞归真。写行云流水的诗句,寻淡如清水的友人,过简朴素净的日子,未必不是好事。
樱花开了。早樱,小小白白的花朵,风儿一吹,像碎碎的小雪花,在天空里飘飘洒洒,轻盈飞舞,烂漫得令人神往。
晚樱,在三月末四月初,一簇簇、一枝枝、一树树,大朵大朵绽放。白白粉粉、如云似霞,在春风里颤颤巍巍地摇摆。

赏樱,似乎是最近几年的事。不论是山里小区,还是城市公园,都能看见大片大片的樱花。我喜欢门前花木簇拥,近处小河流淌,抬眼远山如黛,寻常巷陌,庭院人家,寻一处安静之所,有一人相伴左右,心生安定,慢慢老去,美丽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海棠的妩媚,牡丹的高贵,芍药花的艳丽---还有千千万万无名野花,花儿们仪态万千,各领风骚。它们无意世间悲喜,只在最美的年华里,放纵自己,珍惜自己,享受自己。做人便要像花儿一样,不管别人的眼光,不管有无欣赏,依然独自开放。
春光短暂,仿佛稍一停驻,那璀璨的花事,一夜之间便飘红一地,零落成泥。倘若不想辜负姹紫嫣红的春天,不想成为闹春中那个缺席者,便要“晴也须来,雨也须来。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花开花谢,草木枯荣,四季更替,如人有生死,皆自然规律。盼春、寻春、恋春、爱春、闹春,万般欢喜。终究春去春来。美好之物,不可强求,不可选择。春天的美,让人不可长相厮守。春天的遇见,是一树一树的花开。在花开时相逢,在花谢时离别。以美好的心境遇见,那一朵花、一段时光、一处风景,便在生命里心生希冀,长出美好。
2022年的春天,在这春风如酒的盛宴里,奔来走去,赴一场场花约。芬芳一春,闹腾一春。
朋友,你缺席了吗?
2022.4.16
图片提供:心闲意静、船长

作者简介
张桂萍,女,副教授。六0后。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安源区作协、萍乡市作协会员。爱好写作,舞蹈,朗诵。著有散文集《生命是一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