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如刀,却抹杀不了经验教训
——读梁喜红诗作《偶感》之感
文/魏龙
日前,偶读到梁喜红老师诗作《偶感》,颇感震撼心灵。诗的基调和用词很让人深思、欣赏。随之触动我也发点“偶感”之感。

人成年逐渐成熟,就现实而失去了无遐纯真幼稚的童趣;逐渐老了较真痴呆不再幻想活跃。流失的岁月,如流水,冲洗掉无法保留的身外之物,也带走了青春和活力。青少年时给大人说谎,私下东躲西藏的物件,清晰难忘;老了,却手里抓着的东西还到处乱找,生气拍案,就在眼前;炒菜时可能放两三次盐,弃之可惜,食之难咽;时光刻画的代沟十年缩短到五、三年,青少年的轻生盲目疯狂追求,老人不屑一顾怒其不争,老人以生命维持珍惜的,他们笑其陈腐嗤之以鼻;因小耽误却不为,众多条件具备时才去做事却无为,常因小失大,啼笑皆非。

《偶感》一诗的作者梁喜红老师用掳走、吞噬、错过等词语,深刻的描述时光和社会对人的侵夺,以不留神、累了、困了去解脱,自己开心的笑自己,别人却在背后讥讽嘲笑的场景。诠释了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文字赋予遐想与思考,诗意浓郁,画面感很强。

生活是这样的吗?是的,但不全是的!时光如刀,却抹杀不了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摧残不了智慧和毅力。春天的阳光,每一秒都是照耀,全身心的渗透正能量,谨慎周密认真细致,玩老命地说一句话、干一件事,一切干扰都无法阻挡。这就是希望之光,这就是实现之心,这就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偶感!

——附《偶感》及作者简介
偶感
作者:梁喜红
流失的年轮
掳走了
月夜欢快的嬉戏
连同画在
心里的花香和鸟语
时光如刀
划过的痕迹
如何也抹杀不了
被吞噬的不仅有
傍晚的炊烟
还有井台上
辘辘脆亮的声响
积攒了
好多好多思绪
稍不留神
弄偏了事实
而且全然不知
累了困了
留下一些疲惫
制造灵动有趣的小插曲
开心地笑一回
等天晴了
游一次水街
却错过了雪飘时
银装素裹的妩媚
等有时间了
就去做想做的事
却错过了
可吐露芬芳的花期
春天的阳光
每一秒都是照耀
从头到脚
从外到内
好好沐浴着
好好品味着
今天就只是此事
惬意袭来与否
与他人
真的毫无关系
梁喜红: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周至中学教师。尽管红尘滚滚,总愿诗意地栖息,一只拙笔,努力挽留文字的馨香,仰慕名家,不断地去欣赏学习,也望与同行者并肩,让生活更优雅更恬静更美。有诗歌在刊物和网络上发表。



作者简介:魏龙,中共党员,西安市周至县楼观人,香港硕士研究生,宝鸡市委老干局干部,[中国国际红玫瑰名人艺术团]原总监、【当代新诗苑】常务副总裁兼评审部长、文山风光文学艺术社原副总编兼特邀评论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许多有哲理的诗词、杂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及多家公众号平台发表。荣获金秋杯全国征文鲁迅文学创新奖优秀奖、瑞冬杯国际征文精英人才暨伯乐奖、《窗外雪花飘》专题征文优秀奖、全国“长江杯”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 
刊头题字:郭宝庆
编辑:诗韵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