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 味 阆 中
姜诗
阆苑古城,山水奇绝,风光旖旎,文化古迹保存完好,文化积淀无比丰厚,在我心目中,她是最有魅力的文化名城之一。
今年十月下旬,德阳市散文学会同仁,应西南石油局川北采输处魏龙书记的盛情邀请,由詹仕华主席、文国同我等一行五人,再度访问阆中,再次领略具有“嘉陵江第一山”美誉的阆苑风光。笔会三日,每天都有新的感悟,每天都是文思泉涌,现在把感触最深的记录如下:
杜家客栈寻幽
10月29日下午一点,我们顺利到达阆中。早就守候在城南大桥边上黄桷树下的魏书记同群工部王老师陪同我们到千年古店杜家客栈共进午餐。古色古香的杜家客栈,是一座典型的串珠型四合院。院内曲栏回廊,布局精巧,木格窗棂,精雕细镂,建筑随行就势,房屋错落有致。只见大院套着小院,天井连着天井,细细一数,共有大小房屋47间,天井7道。
杜家客栈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她的风雅遗韵,文化品位。院内种着四时不谢之花,屋内摆放着名贵的红木家具,显出浓浓的书卷气。想当年,骚人墨客曾经在这里感受过唱和的欢欣;英雄豪杰曾经在这里挥洒过似火的豪情。院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幅突出客栈悠久历史的楹联。楹联对仗工稳,其联文是:“蜀汉烟云祠冢里;巴蜀神韵翰文中”。时序变迁,前尘似梦;岁月推移,往事如烟。就在这座挂满大红灯笼的深深庭院里曾经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就在这座摆满红木家具的深深庭院里曾经留下了多少甜美温馨的记忆。诗圣杜甫两度流寓阆苑,在这里留下了“阆山歌”、“发阆中”等华章,留下了“阆中城南天下稀”的名句。爱国诗人陆游也对阆中情有独钟,在这里写出了“处处轩窗临锦屏”的动人诗句。杜家客栈确实是一个诗洒流韵的好去处。难怪文国说魏书记安排我们在这里进餐是深知我们的心。
张宪祠抒怀
阆苑山灵水秀,人才辈出。论文采,在科举考试时代阆中文运最盛,共涌现出4名状元,116名进士;404名秀才;讲武略,除外地来阆中的大将张飞之外,出生在阆中本土的就有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骁将张宪。张宪智勇双全,能征善战,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军事家。张宪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是阆中历代涌现出的文臣武将中最具代表性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俊杰。
据著名的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所作的《岳飞传》及阆中诗书画院刘光澄先生所编著的《锦屏山风景区匾联笺释》有关资料介绍,张宪生长在山河破碎的南宋商宗时代,他胸怀报国壮志,腹有破敌良谋,是一位勇冠三军的战将。他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跟随岳飞一举挫败伪齐皇帝列豫的部队,先后光复襄阳府隋州、邓州等六都。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宪佐岳飞浩浩荡荡进兵中原,于颖昌、临颖等地连破金军,因屡立战功,官至前军统制。次年奸相秦桧利诱反复无常的前军副统制王贵(因他喜欢出卖同僚人们贬称他为王雕儿)制造流言蜚语诬告张宪为岳飞东山再起重掌兵权出谋划策。借此拘捕张宪和岳飞的长子岳云。张宪在狱中被严刑拷打,但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同岳飞父子一样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直到孝宗即位这桩千古奇冤才得到平反昭雪,被追谥为烈文候。
追忆这段用鲜血写成的历史,感人至深的是张宪那威武不屈的气节。当其王雕儿在秦桧卖国集团的支使下罗织罪名,诬陷岳飞时,张宪面临的是生与死的抉择,是善与恶,美与丑的选择。如果他没有骨气,与王雕儿同流合污,卖主求荣,他就可以加官晋爵,接管岳家军的兵权,但他铁骨铮铮,根本不为宵小所动,最后慷慨就义,饮恨而死。
张宪祠建在风光绝胜的锦屏山公园内。祠的周围绿荫环抱,环境清幽。进入祠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心那尊张宪塑像,塑像为阆中有名的雕塑家侄明万精心制作,非常传神。一看到这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塑像,你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只见那张宪双目炯炯有神,一股英气逼人。显示出仪表堂堂,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雄姿英发,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昨天去天宫院的途中导游小李曾经很自豪的告诉我,阆中的水有养颜护肤的功效,喝了阆中的水,男子最英俊;女士最漂亮,现在一看张宪的塑像果然丰神俊美,是个标准的美男子,难怪当年岳飞的女公子会那样钟情于他。
在张宪祠众多楹联中内涵最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功铭六郡,捷纪两淮,丧胆笑金人,壮绩永怀张统制;谤起一书,狱成三字,惊心评宋史,忠魂同耀岳将军。“那一幅,因为它全面的赞颂了张宪的英雄业绩,充分肯定了张宪的历史地位,让参观者对张宪有更深入的了解。
据邓广铭先生考证,岳飞、岳云、张宪蒙受不白之冤致死以后,家属子女也受到株连:“岳飞、张宪家属,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一路上还有“得力人兵防送前去。”直到孝宗即位,给岳飞、张宪平反昭雪以后,他们的家属才得以返回故里。张宪的后代也就繁衍生息在阆苑这块鲜花盛开的土地上。据阆中旅游资料介绍,张宪的故里在阆南桥附近。30号傍晚,我们专诚前往阆南桥观光,并探访张宪的后代子孙,可惜好事多磨,事与愿违,张宪后人住家的地方是找到了,但那天他因事外出,惜未能见。给我们这次阆苑之行留下一点遗憾。好在来日方长,后会有期,我深信有那么一天我们一定能如愿以偿地会到张宪的后代子孙,了解到张宪的一些奇闻铁事。
双龙输汽站揽胜
早就听魏书记说他们川北采输处在中石化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一个设施一流、管理规范的标准运输站。这次我们有幸到阆中来,可不能错过观光这个花园式集输站的大好机会。
10月31日上午,阳光灿烂,在魏书记、杨主任等一行人的陪同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心仪已久的双龙集输站。在这里,我们不仅见到了高耸的采油树、锃亮的输气管、光闪闪的仪表,还见到了六位青春亮丽的女郎。他们是汽车站的管理人员(据说还有一位英武健壮的男性站长出差去了),就是他们指挥如意地管理着站内这些仪表同管道。这六位年轻女工,是六位阳光丽人,他们有着阳光一样的绚丽理想、阳光一样明媚的心情、阳光一样灿烂的笑容,他们生长在美好的年代,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他们自强不息,以站为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每天向阆中城区输送8-10万方天然气。她们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实现了自己创造千家万户的五彩梦。
据魏书记介绍,这里原来是由炼化厂改建的一所老气站,设施陈旧,条件很差。2003年3月8日中石化一位副总来这里视察,见这里条件过于简陋,决定拨款500万,在原地另建新站,没过多久,能实现油气二次分离的先进设备就安装好了,花园式的厂房修建成功了。新建的集输站人员精干,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生活方便,堪称样板。
川北采输处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气站规划成工作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在生活区,不仅有鲜花盛开的花圃,结满桔子、桔子的果园,还有多余的房屋可用来看书读报。
就是这些正处于“如花似锦的好年华”的气站工作人员,他们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他们为了实现心里那个梦,正用一双双巧手装点着阆中的今天和明天,他们用蓝色的火焰,燃起青春的光辉。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认为最展示阆苑新姿,勾勒阆中发展轨迹,突出阆中建设风貌的是双龙集输站这样的现代企业。我们为气站的蓬勃生机而欢欣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