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元章 浙江宁波镇海人,1922—2019年。民盟成员。曾参与发起成立中华诗词学会,上海诗词学会顾问。著有诗集《九回肠集》《九回肠续集》、文集《流叶集》《静观乱谈》等。
本辑内容选自《静观乱谈》
续接:
诗路花雨|叶元章:改诗例话(一)

【改诗例话(二)】
原作(七绝)
竖立巍巍气势妍,惊雷峭壁各优巅。
通幽曲径高千尺,胜别名山一线天。
改作
峙立巍巍断复连,轻雷掠壁欲登巅。
通幽曲径高千尺,独步东南一线天。
此乃游山之作,重在写景状物,但病在作者未能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合适的词汇加以表现,致词不达意,且因此而出现了病句。如起句“气势妍”的“妍”字,形容山势显系用词不当。第二句“各优巅”乃生造之词,亦不合语法规范,最后一句“胜别名山”,大概是作者认为这里的一线天,更胜过别的地方的一线天,却不知用“胜别”一词反而令人难以理解了。作者是个退休干部,这几年常出门旅游,诗兴甚浓。但学诗不久,从几首习作看、都缺乏表现力,虽是格律大体平稳,而硬凑之足迹明显,因此也体现不了景色之美和心情之愉快。当然,这首绝句病在用词上,总体结构不予打乱,仅作此局部修改,最后仍可望站起来的。原作
言是名媛过海来,柔条数尺用金裁。
千花有意争春早,万卉无声我自开。
此乃咏花(迎春)诗。作者乃青年女性,承家学,擅书法,学诗的条件很好。从所寄的习作看,已有一定基础、已懂得运用拟人手法状物,也颇能驰骋想象。作为咏花诗、是基本合乎要求的。但如严加剖析,就会觉得仍不无进一步加工润色的余地。例如第一句“名媛”一词就用得未尽恰切。故拟改为“东君”,盖东风催开百花,乃固有的因果关系,自较“名媛”合理。句首的“言是”,即“道是”,有人说也,不如干脆改为“喜见”,托出心情,亦与结句“我”字相应。问题还在于第二句“柔条数尺”以之咏迎春花,恐有未当。因作为草本植物的花,一般是没什么柔条的,况是“数尺乎”?而“用金裁”,似乎意在形容“柔条”的颜色,更脱离实际。哪一种花的枝条是金色的呢?因此,想来想去,把此句先改成“柔条数尺拂池台”,写它的形态。虽似顺了些,却又像是咏柳而不是咏花了。这也可见,包括咏花在内的咏物诗,除了常用的比兴手法外,还要注意描写的准确,即科学性、合理性。否则,字面上尽管好看,实则经不起细细推敲。像这首咏迎春,起句尚可,三四两句切题,恰恰是第二句似是而非。最好是换掉,重新构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