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相亲路
徐永芳
之前看过网上有段扎心的句子:00后都要恋爱结婚了,而一些80后至今还单身。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奔四的80后不愿谈恋爱结婚呢?是自身条件不行吗?是收入与房价不匹配吗?是过于挑剔找不到相对优质的异性吗?是习惯了单身便懒得去寻找伴侣吗?……可能都对,也可能都不对。
记得湖南卫视以前有档何炅老师主持的节目,叫做《我们约会吧》,还有江苏卫视孟非老师主持的《非诚勿扰》,都是风靡一时、收视率极高的相亲类节目。我也是其中一名忠实的观众,倒不是我有什么野心和幻想,仅仅是被那种散发着荷尔蒙气息的氛围吸引。虽然身边很多朋友说那是在作秀,节目中的男女嘉宾都是找的业余演员,但是炫酷的开场曲、主持人高情商的幽默讲话风格,还有帅哥靓女们的成长履历和择偶标准,依然让我觉得节目很有趣。
看到有些男女嘉宾牵手成功,听着张靓颖《终于等到你》的背景音乐,内心也跟着欣喜和激动;看到被表白却依然选择灭灯拒绝对方,留下舞台上的那个人独自离去的背影,跟着梁静茹《可惜不是你》的旋律,心情也会随之失落。后来陆续又兴起了一些带着父母参加的相亲节目,感觉就变了味儿,加入了长辈的意见,自然就戴上了有色眼镜。加之年龄的增长,从此再也不看这些“幼稚”的节目了。

众所周知,旧社会多数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甚至互不认识就成了亲,根本谈不上什么感情基础,偶尔有自由恋爱的,多数也会遭到长辈反对。新中国解放后,妇女地位逐渐提高了,婚嫁各方面也开始伴随时代进步,从而慢慢受到相对公平的对待,不过旧时代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难一下被完全打破。记得以前有个比我大十几岁的同事魏大姐,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笑话”:她和她老公当时经媒人介绍见了一面,她一直没好意思看看对方长啥样。第二次男方约她一起去镇上赶集,结果人都站在她身边了,她还在四下张望,不知道哪个是她约会的对象。结婚那天老公牵了她的手,她又羞得把手抽了回去,说是怕人家看见。后来,每每讲起这段,这事真就成了个茶余饭后的笑话。
都说我们80后是被金庸和琼瑶熏陶长大的一代,也是思想最浪漫的一代。这代人反对和鄙视上一辈的包办婚姻,倡导自由恋爱,认为爱情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便对恋爱和婚姻有着种种幻想。正如年轻作家蒋方舟说的:“相信浪漫的爱情,能战胜一切困难。”于是我们这一代从中学时代的青春期萌动、到大学时候的热恋,轰轰烈烈地追求着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
而当我们踏入社会找到工作、越来越接近结婚年龄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般简单轻松。关于毕业后留在哪里工作、没有房子能不能结婚,还有经历鸡毛蒜皮后的日久见人心。很多学生时代纯洁的爱情,最后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刘菲和小李是高中同学,俩人从那时候起就互相产生了好感,只是迫于学校严格的纪律和来自高考的紧迫感,加之刘菲又是个林黛玉式的忧郁柔弱型女生,这段感情就若即若离地存续着。后来学习本就中等水平的他们,考入了不同的专科院校,不过大学管理制度就相对宽松多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信息来往和见面约会。一来二去,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干脆寒暑假借着在外打工的理由,刘菲直接搬到小李家里和他住到了一起。
毕业后二人都回到了家乡工作,刘菲又是以住单位职工宿舍之名,名正言顺住到了小李家里。小李的父母也不拿她当外人,对外就声称是准儿媳妇。慢慢刘菲父母就感觉不对劲,再三逼问下,她就跟父母摊牌,并表示非小李不嫁。当妈妈听说女儿无名无分住到男方家里,顿时火冒三丈,就把小李约来,强烈要求男方赶紧买房子,否则别想结婚。小李的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条件很一般,他们觉得反正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当即表示家里没钱,不可能买房子,只能把老房子翻新装修一下就结婚。
在双方父母互相不让步的情况下,俩人开始有了无休止地争吵。刘菲慢慢意识到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太天真,把爱情想象得过于简单,没有得到男方家长足够的尊重,最后毅然决然地提出了分手。七年的感情,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后来,刘菲的父母托亲戚朋友到处打听着帮忙介绍相亲对象,她也就配合着一次次麻木地相亲,然后都以不合适为由告终。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父母更着急了,直接催婚。说来也巧,正好人家介绍了一个拆迁户,小青年戴眼镜,瘦高个,斯斯文文的,看起来很老实,双方家长也都很满意。俩人就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顺理成章结婚生子。再后来,我只是从QQ空间偶尔看到她晒出的一家四口日常生活照,看起来岁月静好的样子……
有网友调侃说:我们爷爷那辈的爱情没有输给战争,父亲那辈的爱情没有输给贫穷,而到了我们这代,到底输给了什么呢?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是如此,用他们的话说: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其实一点都不夸张,以前是媒婆牵线,现在同事、同学、熟人都能充当临时红娘来搭桥。
所谓的一见钟情,多数钟的还是脸、是散发着强烈磁场的荷尔蒙,是欣赏、是崇拜,是激情的碰撞。而从我们80后这一代开始,当掺杂上一些关于彩礼、三金、车房等一系列硬件的家庭配套生活设施后,爱情便不再如初见般单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过:“我现在依然说物质是最重要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要永远说我相信爱情,然后一切物质不重要。”
网友们还挨个盘点了一下我们80后这一代的不易:出生时候赶上了国家开始计划生育、上学时候不是义务教育、大学再没有公费、毕业不分配工作、工作后单位不再分房、买房时又赶上了房价暴涨,还有近几年刚开放的二胎、三胎……

有人说,婚姻生活过得不如意,都怪自己曾经是相亲认识的,婚前对彼此不够了解。我觉得“相亲”不背这个黑锅,因为有多少自由恋爱的,到了柴米油盐过日子的时候,才发现相差甚远的是三观,悔恨自己当初看走了眼。
都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那么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是什么呢?我还曾为我没有相亲过而报有一丝遗憾呢。面对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很多年轻人习惯了过自由自由、无拘无束的日子,不想去迎合另一半,更不想为了某个人而去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开始懒得相亲、懒得结婚,甚至面对长辈的催婚而过年过节都懒得回家。
人生缘分天注定,相亲路上有真情。所以,纵然真爱千般不易,我们依然要相信爱情……

徐永芳
80后,西海岸新区人,六汪文联会员,热情开朗,喜欢小说、诗歌、音乐、脱口秀和“超级演说家”,一个热爱生活、崇尚正能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