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汇聚和培育一批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企业、机构和人才,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推出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范例。
文化和旅游部同相关部门,综合考虑现阶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禀赋,将主要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对于旅游业来说,文旅融合可以为乡村振兴赋能。文旅融合是一种新的业态新模式,这种模式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同时也要积极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
采取何种措施来实现文旅融合?
1.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的行动,设计开发出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让游客不仅仅是看风景,还体验当地的特色产品,丰富他们的旅游生活。
2.打造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游客们可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游玩的过程中,扩大了非遗的受众范围,也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的乡村经济也起到了帮助性的作用。
3.农业文化遗产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已经在中国延续了千年,是一门学问,一般城市来的游客都没有感受过农耕的辛苦,也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借此机会让他们感受一下,还能增加他们的见识,传承中国的农耕文化。
4.打造乡村特色品牌:鼓励各地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等产品和线路。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一个乡村打造一个品牌,展现一种艺术,欣赏一种风景,树立乡村品牌,充分开发乡村资源。
5.创意下乡:全面推进“创意下乡”。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旅游产品一定程度上就代表当地旅游的特色,有创意的旅游产品也容易受到游客们的喜欢,提高旅游创意产品的水平,既能促进乡村的宣传也可以提升乡村的影响力。
作者/邓婷婷
编辑/张佳丽
责编/刘易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