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爱永在心间
一一沉痛悼念慈祥善良的岳母大人
□刘钰
题记:壬寅二月初十,享年86岁的老岳母突然仙逝!因疫情防控的原因,没能为其送终,这成了我们在兰州、西安的女儿、女婿、家孙、外孙心中永远的痛。

春风十里,天朗气清,墓碑耸立,松柏苍翠,哀声四起,鲜花滴泪。
“老娘啊,您睁眼看看,我们送您来了!”
“亲爱的奶奶,您咋不吭一声,就甩下我们走了!”
一柱清香,万般思念,两行泪水,多少悲伤,三个长头,恩情难忘。这是一场迟来的送行,晚到的永别,同样感天动地。

屈指一算,岳母大人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十五天。因疫情原因,我们在外地的三个女儿、女婿,家孙、外孙,都未能在第一时间赶回老家,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尽管有伺候她多年的儿子、儿媳及亲朋好友,尽最大的努力,操办了丧事,但留给在外地的女儿、女婿,孙子,却是终身的遗憾。
岳母大人生于1937年正月初四,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女性。二十出头当村干部,三十刚过,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先后生育了5个儿女。从农妇到随老岳父进城做了城里人,从村干部到教子贤夫的家庭主妇,慈爱与善良,贯穿了她的一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她将十六岁的大女儿,送入了军营,从此,她和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将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军人,并将最小的儿子,也送到了部队。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们三个女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家庭条件都很一般。但她和岳父两位老人家,视三个女婿为亲儿子般一样呵护庝爱,从来不嫌弃我们是乡里人,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精神物资等方面,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关爱。三个外孙,几乎是她尿一把,屎一把的抚养到能上幼儿园了,才交到我们手中。几个家孙也是如此,都是她一手抱大,抚养成人,并送入了大学。
人是活给自己看的。这是老岳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3年,她得了胆管结石,加之本就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诊,喝口水都全身发黄,生命垂危。老家医院束手无策,下了活不过三日的诊断书。我们几个商议后,决定赌一把,拉她到兰州为其做手术。征求她意见时,她毫不犹豫地说:“做就做呗,老衣都给我拿上,大不了死在兰州。”手术很成功,她又活了整整九个年头。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几年她每天都要靠吸十多个小时的氧气,维持生命,但与痛魔抗争的精神,时刻令我们惊叹!吃饭,能吃两口,决对不剩一口,上厕所,能自已料理,决不打扰子女。我们在兰州的两个女儿女婿,多次想接她到兰州生活,她都不同意,并坚定地说:“我死也要守着儿子,决不祸害你们!” 
伟大的母爱永远体现在细微之处。就在她走的前几日,爱人先期回去照顾她,每天视频,她都要问我,“你一个人吃的啥?”,她是生怕我饿肚子。后来我去陪了她几天,见精神不错,就和爱人先后回兰,准备换几件薄一点的衣服,再回去伺候她时,她的身体又出现了状况。此时,心冠疫情再次袭击兰州,回老家的路被隔断,我们只好天天隔着视频,为她祈福。就在她走的前一天晚上,视频中我问她“我是谁?她瞄了一眼手机屏幕说:“你是大女婿,胖了点儿。”想起那一刻,我真是泪如泉涌!
应该说,老岳母的这一生是幸福的。子孙满堂,儿女孝顺。这些年里,我们虽在外地,但该尽的心,都尽到了,几乎常常轮流回老家陪伴她。尤其是儿子、儿媳,一年四季年守候在她的身边,端茶供水,问寒问暖,为照顾她的衣食住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孝顺之心天地可鉴。

春风拂面,天地有灵。壬寅二月初十,中国的植树节,她老人家一大早自已起床,上完厕所,在不声不响中,于10点20分,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静静地离开了我们。
那一刻,我们如五雷轰顶,心肺撕裂。可恨的病痛夺去了您的生命,可恶的病毒阻断了我们回家送您最后一程的路途,悲伤与痛心,难以言表。
此刻, 您已与四年前仙逝的老岳父相聚于另一个世界,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哀伤与思念。从此,儿女子孙少了您们二老的遮风挡雨,但我们一定会记住您们的慈爱,铭记您们的恩情,传承好您们留下的家风美德,好好的工作生活下去。
敬爱的岳母大人,我们永远怀念您!
您的大恩大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2022年4月15日写于故乡凉州

刘钰(笔名玉音)古凉州人,生于五十年代末。1978年入伍,大校军衔。曾长期从事部队新闻工作,任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处长丶《西北民兵》杂志社主编等职,已退休。现居兰州、西安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