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言绝句 押衣韵
"无名小卒析“有感
(试作三L诗)
作者 / 王天波
无中生有创奇迹,
名士自然建业绩。
小壮雄心伟志扬,
卒成大气贯穹碧!
L1:无名小卒成大气
L2:有然心气贯穹碧
L3:创建伟 贯穹碧
注:一日下午,偕梁老培基先生及梁老长子文朝同访郑宜昌先生,
意气相投,
一见如故。
彼此珍视,
兴浓情殊。
谈天说地,
推论今古。
四季数源,
宏析小卒。
感于斯事,
故有诗出。
郑兄伟岸,
梁老似佛。
是非字辨,
日下人顾。
大家对话,
聆听有悟。
启发深刻,
灌顶醍醐。
发聋振聩,
如夜见曙。
兄弟同心,
相互帮助。
道路坦荡,
光明前途。

梁老培基先生之
“无名小卒析”:
在研究探索幻方的路上,不论现在別人怎样看我,怎样评价?但我始终认为自已永远是处于启程的时刻,始终认为自已永远是学生,自已是芸芸众生中热爱幻方的"无名小卒“一个,因为:
无课题,自已寻觅。
无导师,自撞运气。
无发表,自已瞎挤。
无名气,投稿沒人理。
无名称,低学历别提。最后,来矣!
无名师,比麟角还稀。虽少,有矣!
小打闹,拾人废弃。慌不择路,闯去!
小动作,浅水虾魚。饿不择食,充飢!
小见识,国外扔的。寒不择衣,遮体!
卒子小,只知前进,决不退役。
卒过河,永往直前,一鼓作气。
卒徘徊,智寻良机,捡软肋击。
卒前拱,马炮迴避,象仕遁迹。
围追堵截一脚踢开,千难万险无所畏惧!
擒拿将帅立斩立决,捨死忘生争取胜利!
无名小卒之精神,可赞可誉,吾差远矣!
无名小卒的志气,虽有不足,天天学习!
所以,余之微名曰:"天天学“足矣!惬意!
梁培基先生:河南省封丘县科协原副主席(河南省老科协会员、副研究员、中国组合数学会会员。原新乡市政协5-9届委员,封丘县政协常委)。原系农民,由于解决组合数学难题破格发表论文,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从事组合数学研究40余年,取得累累硕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得到专家教授的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其事迹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头版)、人民政协报(头版)及河南日报报道,列入中国珠算十大伟绩之一。2015年被美籍华裔数学家李信明(笔名李学数)教授录入《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7册,以40页的篇幅介绍梁培基的事迹(该册已再版多次)。被《中国时代名牌》杂志封面采用。在《中国民族博览》、《中华儿女》杂志及《河南日报》人物专版报道。

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五星图赞之:
美丽奥妙五星图,
发表之前世间无。
十五数字填其中,
幻和相等无谬误。
每圆五数和相等,
相邻五星和亦同。
直线三数加末邻,
五数同和妙趣生。
郑宜昌先生:河南省封丘县人,中共党员,热衷公益,关心教育,义办学校,是为壮举。在封丘县委县政府主编的《封丘概览》第439页有如下记录:"1999年,王村乡郑贾村郑宜昌投资260万元,在本村建宜昌中学一所。该校占地面积7232平方米,建筑面积1764平方米。2002年,该校有小学1∽6年级6个班,初中三个年级9个班,有教职工41人,在校生752人。"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也是群众公认的教学质量最好的民办学校。郑宜昌先生也因此成为民间力量办学的典范,从而实现了他“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穷教育"的宏伟心愿。
2022年4月15日。

作者简介: 王天波,男,河南省封丘县人,1965年4月8日出生,回族,中医,大专文化。中华志愿者协会会员,美丽中国德孝文化示范村联盟副主任,热衷公益、爱好文学。常有作品见于主流报刊。愿用满腔赤诚传播华夏文化,唯图神州大地温暖祥和充满真善美,祝福祖国富强美丽永为伊甸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