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73)
宋代文献中关于围棋之“独弈”及其他
——宋佚名词“沉吟应劫迟”的延伸阅读之二
阮郎归
[宋]佚名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〇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著残棋。沉吟应劫迟。
〇宋代诗词中关于围棋之“独弈”
在宋代诗词中,独自一人下棋,除此词外,还有别例可援。
曹彦约《连雨坐湖庄》诗曰:“泥泞政如许,出门安所之。龙公无倦日,老子有闲时。适意家常酒,忘怀独自棋。困来饶一睡,百虑本何思。”
刘辰翁《满江红》词曰:“莺语依然,但春去、人间无约。谁念我、吟情憔悴,醉魂落魄。尽日只将行卷续,有时自整残棋著。向黄昏、细雨闷无憀,青梅落。(下片略)”
以上二例,曹诗明言“忘怀独自棋”,刘词明言“有时自整残棋著”,是最直接的证据。
又,陆游《排闷》诗曰:“吹尽梅花了不知,化工也误老人期。离离新草随愁出,漠漠余寒与睡宜。古锦一联吟旧句,文楸数着理残棋。波生澄涧君何怪,禅榻从来映鬓丝。”
又《雪中》诗二首其二曰:“春昼雪如簁,清羸病起时。迹深惊虎过,烟绝闵僧饥。地冻萱芽短,林寒鸟哢迟。西窗斜日晚,呵手敛残棋。”
以上二首,都不像是有访客可以对弈的光景,当属作者因无聊而独弈。
又,赵汝鐩《访山中友》诗曰:“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竹厨贮书罗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床前尚有着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猴猕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从此首诗意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山中友”在他到来之前,也不像是有访客可以对弈的光景,也当属因寂寞而独弈。
〇宋人笔记中有关围棋的两则趣事
(1)洪迈《夷坚志》丙卷八《南康戏语》载:“汪仲嘉谪南康,寓处僧舍。尝招郡僚宴集,营倡咸在。有姓杨及李者,于群辈中艺色差可。适理掾主李,户掾主杨,席间时时相与嘲戏。理掾顾谓户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固载之《鲁论》,无用相笑也。’坐客哂之,而求所以为对者。敖麋用卿正与汪公对奕,麋争劫思行。星子沈令从傍呫嗫汪曰:我已有对矣:‘旁观者审,当局者迷。’众击节叹赏。”
此则趣事,大意是说:南宋名臣汪大猷谪居南康军(治所即今江西省庐山市)时,有一次招集当地官员聚会喝酒,官妓们都到场助兴。官妓中有两位长相和才艺都不错的,一位姓杨,一位姓李。而当地官员中,管政法的司理参军捧李姑娘,管财税的司户参军捧杨姑娘,两人在酒席上互相嘲讽。司理对司户说:“《论语》上有记载,孔夫子曰:‘尔爱其羊(谐音杨),我爱其礼(谐音李)。’”(你看,连孔老夫子都站在我一边!)大家都笑起来。有人拿这八个字作上联,求对下联。当时,一位姓敖名麋(字用卿)的来宾正在和汪大猷下围棋,争劫而举棋不定,南康军治所星子县(今庐山市)的沈县令在一旁观战,低声对汪大猷说:“我对出来了:‘旁观者审(谐音沈),当局者迷(谐音麋)。’”(“审”,明白。唐·元行冲《释疑》曰:“当局称迷,旁观见审。”)大家听了,都击节称叹,认为对得妙。
(2)何薳《春渚纪闻》卷二《杂记·刘仲甫国手棋》载:“棋待诏刘仲甫初自江西入都,行次钱塘(杭州),舍于逆旅(住在旅馆)。逆旅主人陈余庆言:仲甫舍馆既定,即出市游,每至夜分(半夜)方扣户而归,初不知为何等人也。一日晨起,忽于邸前悬一帜云‘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并出银盆酒器等三百星(三百两),云以此偿博负也。须臾观者如堵,即传诸好事。翌日,数土豪集善棋者会城北紫霄宫,且出银如其数,推一棋品最高者与之对手。始下至五十余子,众视白势似北(败)。更行百余,其对手者亦韬手(袖手)自得,责其夸言,曰:‘今局势已判,黑当赢筹矣。’仲甫曰:‘未也。’更行二十余子,仲甫忽尽敛局子(将棋盘上的棋子收干净)。观者合噪曰:‘是欲将抵负(赖账)耶?’仲甫袖手,徐谓观者曰:仲甫,江南人,少好此伎,忽似有解。因人推誉,致远国手。年来数为人相迫,欲荐补翰林袛应。而心念钱塘一都会(大城市),高人胜士精此者众,棋人谓之一关。仲甫之艺,若幸有一着之胜,则可前进。凡驻此旬日矣,日就棋会,观诸名手对奕,尽见品次矣。故敢出此标示,非狂僭(狂妄僭越)也。如某日某人某白(白棋)本大胜,而失应棋着;某日某局黑(黑棋)本有筹,而误于应劫,却致败局。凡如此覆十余局,观者皆已愕然,心奇之矣。即覆前局(刚才所下的那一盘棋),既无差误,指谓众曰:‘此局,以诸人视之,黑势赢筹固自灼然(明明白白)。以仲甫观之,则有一要着,白复胜,不下十数路也。然仲甫不敢遽下,在席高品幸精思之,若见此者,即仲甫当携孥累(老婆孩子)还乡里,不敢复名棋也。’于是众棋极竭心思,务有致胜者。久之不着,已而请仲甫尽着。仲甫即于不当敌处下子(即下了一手闲子)。众愈不解。仲甫曰:‘此着二十着后方用也。’即就边角合局,果下二十余着,正遇此子,局势大变。及敛子排局,果胜十三路。众观于是始伏其精,至尽以所对酒器与之。延款(邀请并款待)十数日,复厚敛以赆其行(临行时又有重礼馈赠)。至都(京城,今河南开封),试补翰林祗应,擅名二十余年,无与敌者。”
这个故事,文字不太艰深,就不复述了。只对“棋待诏”“翰林祗应”这两个专用名词略作解释。宋代的翰林祗应,是技艺官,技艺高超的画师、棋师等,可授此职。翰林祗应中的棋师,俗称“棋待诏”。所谓“祗应”“待诏”,是以特殊技艺侍奉皇上,以待不时之宣召的意思。